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胃气虚证脘痞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脘痞、胃气虚证、弱脉、嗳气、乏力、懒言、面萎黄、少气、舌淡白、神疲、食少、胃脘隐痛、喜按、喜温。
病因:本证多由胃气虚弱,胃失和降所致。
阅读:3.0W
膀胱湿热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膀胱证、湿热、里实、滑数脉、濡数脉、数脉、细数脉、尺浮、尺滑、热证、湿证、肾系湿热、便秘、淋证、癃闭、便结、大便不畅、大便秘结、恶寒发热、恶心、发热、烦渴、腹痛、腹胀、腹胀腹痛、急暴、结石、拘急、拒按、渴不欲饮、口渴、口苦、口黏、尿赤、尿短、尿黄、尿急、尿量异常、尿淋、尿频、尿涩、尿少、尿石、尿痛、尿血、尿浊、尿灼、脓血尿、呕恶、脐腹痛、人中色红、少腹拘急、舌红、身热、苔黄、疼痛、小便不畅、小便不爽、小便不通、小便赤涩、小便短赤、小便短黄、小便困难、小腹拘急、小腹胀、小腹胀痛、新病、心烦、腰酸、腰痛、腰胀痛、余沥不尽、胀痛、灼痛。
病因:因湿热侵袭,蕴结膀胱所致。
阅读:3.0W
阴寒内盛便秘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便秘、阴寒内盛、沉紧脉、大便困难、腹痛、拘急、拒按、舌淡白、手足不温、苔白、喜温。
阅读:3.0W
阴虚火旺口糜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口糜、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口苦、舌红绛、心烦、咽干。
阅读:3.0W
舞蹈-手足蠕动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手足蠕动症、舞蹈病、抽搐、强直、手足蠕动。
病因:舞蹈手足徐动症-choreoathetoidmovements同时出现舞蹈样运动和手足徐动症。后者表现为缓慢的扭动样不自主运动,一般累及手指和四肢,仅偶尔累及言语及呼吸。本症是由于联接皮质、纹状体、脑干、小脑、下运动神经元的运动回路被病理过程阻断所致。
阅读:3.0W
外伤血证头皮出血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头皮、外伤血证、心悸、出血、脉微细数、气短、疼痛。
阅读:3.0W
脾肾阳虚大肠癌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大肠癌、脾肾阳虚、沉细脉、舌齿痕、包块、便血、乏力、腹痛、久泻、脉无力、纳少、黏液便、脓血便、气短、舌淡白、苔白、五更泻、喜按、喜温、腰酸、肢冷。
阅读:3.0W
糖尿病坏疽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坏疽、糖尿病、尿糖阳性、血糖升高、跛行、肌肉麻木、麻木、下肢无力、小腿痛、休息痛、夜痛。
病因:糖尿病坏疽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多于女,男女之比为3∶2;糖尿病病程平均约10年,坏疽部位下肢多见,占92.5%,上肢少见,约占7.5%;单侧发病约占80%,双侧同时发病约占20%;足趾和足底同时坏疽的多见,占77.5%;足趾和小腿同时坏疽占5%,仅小腿坏疽占5%;足趾或手指发病占12.5%。
阅读:3.0W
风寒挟湿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风寒、湿证、风证、寒证、恶寒、发热、乏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头重痛、无汗、无力、行步困难、腰膝酸痛、运动障碍、肢体酸痛。
病因:恶寒发热,并伴有全身酸痛、乏力。另外,发烧的症状会比较明显,后期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痰以白色为主,质地较薄,逐渐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症状,严重者还会伴有头痛、头晕、嗜睡等。
阅读:3.0W
威尔逊氏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白细胞减少、癫痫、腹水、黄疸、角膜环、贫血、恶心、腹胀、肝肿、肌强、肌无力、倦怠、狂躁、呕吐、脾肿、神志异常、食欲不振、食欲减退、嗜睡、吞咽困难、妄幻、妄想、行步困难、血小板减少、言语不清、言语障碍、易激惹、抑郁、运动障碍、震颤、智力障碍。
病因:早自 Frerichs(1861)、Westphal(1883)和 Strumpel(1898)先后发现一组病例,临床酷似多发性硬化的表现,而尸检却缺乏中枢神经系统特征性的硬化斑,命名为假性硬化症。1911年 Wilson证实青少年发病的假性硬化症,其病理特征是肝硬化和大脑基底节区的豆状核变性,命名为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1921年 Hall定名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或威尔逊氏(Wilson)假性硬化症,后人又称为威尔逊氏病(Wilson'sdisease, WD)。据欧美流调统计,本病发病率为0.2/10万人口,患病率为1/10万人口,杂合子为1/4000人口。日本资料患病率约1.9-6.8/10万人口,杂合子高达6.6-13/1000人口。国内虽缺乏本病的流调资料,但本中心197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间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 HLD患者已近3000例,可见本病在我国并不少见。本病已明确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造成铜在体内各脏器尤以大脑豆状核、肝脏、肾脏及角膜大量沉着,而由于铜离子在各脏器沉积的先后不同和数量不一。
阅读:3.0W
营寒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寒证、营分证、寒证、恶寒、经期延长、经色紫黯、经血夹块、脉沉迟涩、皮肤青紫、少腹痛、舌紫黯、手足厥冷、手足痛、苔白、喜温。
阅读:3.0W
脾肾亏虚艾滋病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艾滋病、脾肾亏虚、细脉、心悸、低热、呃逆、恶心、发热、腹泻、倦怠、脉无力、毛发干枯、面苍白、目眩、气短、舌淡白、舌胖、食欲不振、食欲减退、四肢厥逆、苔白、体重下降、头晕、五更泻、消瘦、腰膝酸痛。
疾病预后:多见于晚期患者,预后较差。
阅读:3.0W
气机郁滞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气滞、郁滞、弦脉、气滞、郁证、滞证、气血不畅、便秘、嗳气、便干、便结、肠鸣、大便不爽、大便秘结、呃逆、腹痛、腹胀、腹胀腹痛、腹胀痛、纳呆、舌淡白、舌淡红、舌红、矢气、苔白、脘腹痞满、脘痛、脘胀、胁痛、胸胁满闷、胸胁痞满、胀满、指纹滞。
病因:因气机郁结,阻滞经络或脏腑官窍所致。
阅读:3.0W
阴虚低热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低热、阴虚、细数脉、盗汗、口干、体重下降、五心烦热、消瘦、咽干。
病因:多因热病伤阴,消耗津液,阴不敛阳而发热。或素体阴虚,每遇外因扰动而生内热。
阅读:3.0W
阳明腑实烦躁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烦躁、阳明腑实、滑数脉、便干、大便干结、恶热、腹痛、腹胀、腹胀腹痛、汗出、口渴、脉洪大、尿赤、尿黄、气粗、热结旁流、舌红、神昏、苔黄燥、喜冷、谵语、壮热。
病因:多因热与燥屎相搏结,腑气不通所致。
阅读:3.0W
湿浊上泛视瞻有色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湿浊上泛、视瞻有色、滑脉、濡脉、便溏、恶心、黄斑、纳呆、呕恶、视力模糊、视力障碍、视物变形、水肿、苔滑腻、胸闷。
备注:黄斑区水肿明显者,宜加车前子、琥珀末以利水化痰;纳呆便溏者,加白术、山药、芡实以健脾除湿;失眠多梦者可用温胆汤加减。
阅读:3.0W
下焦饮逆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下焦证、饮证、上逆、口渴。
病因:中焦胃虚,制化失司后,下焦浊水、浊气、浊血就会上冲上逆,而少阳病尤以浊水冲逆最为常见。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故津液不利则为水饮,胃虚与津液不化,皆会生成淡饮。
阅读:3.0W
脾胃阳虚腹冷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腹冷、脾胃阳虚、沉细脉、便溏、泛吐清水、舌淡白、神疲、苔白、吞酸、脘腹冷痛、畏寒、喜温、肢倦。
病因:因素体阳气不足,或恣食生冷,或过用苦寒泻下药物,或病后失于调养等,损伤脾胃,中阳亏虚;或由房室不节,或大病久病将息失宜,以致下元虚惫,造成脾胃阳虚腹冷。由于脾阳不能温煦,则腹中时常发冷,喜暖畏寒;阳虚则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上为泛吐清水,下为大便溏泄;脾虚化源不足,故肢倦柙疲;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脾阳虚之征。
阅读:3.0W
龙骨证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芤脉、崩漏、带下病、癫狂、癫痫、惊痫、湿疮、心悸、遗精、不安、抽搐、创口不合、盗汗、多梦、噩梦、恶声、发热、烦躁、汗淋、健忘、紧张、惊悸、惊恐、久痢、久泻、恐惧、溃疡、冷汗、面红、目眩、脐下悸、情绪不稳、失眠、睡眠障碍、头晕、心下悸、胸闷、遗尿、易醒、怔忡、自汗。
阅读:3.0W
邪郁肺卫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邪郁肺卫、浮数脉、鼻塞、恶风寒、发热、汗出、喉痛、咳嗽、流涕、苔白干、苔黄、头身痛、瘀紫。
备注:咽喉肿痛,加蝉蜕、僵蚕、山豆根清热利咽;淋巴结肿大,加蒲公英、夏枯草、蚤休解毒散结;高热烦渴,加生石膏、黄芩、知母清泄邪热;咳嗽痰多,加浙贝母、杏仁、前胡宣肺止咳;兼寒邪郁表,加羌活、紫苏辛温散寒;兼湿邪郁表,加藿香、苍术、厚朴、滑石化湿解表。
阅读:3.0W
维生素A过多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食服维生素A、多余、腹水、肝硬化、厌食、唇裂、恶心、烦躁、肝肿、口干、毛发脱落、呕吐、皮肤粗糙、皮肤干燥、皮肤红肿、脾肿、瘙痒、嗜睡、水肿、体重下降、头昏、头痛、脱发、脱屑、囟门凸起、易激惹、肢痛。
病因:维生素A过多症又称维生素A中毒,是因一次大量或长期过量摄入维生素A或类胡萝卜素导致的皮肤、毛发、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性病变。
阅读:3.0W
痰郁于肝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肝证、痰郁、弦滑脉、肝证、痰证、郁证、嗳气、情绪不稳、神志异常、苔白腻、胁痛、胸痛、咽梗、易怒、抑郁。
病因:肝肺气郁,痰气阻滞。
阅读:3.0W
视力疲劳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目倦、鼻酸、不能久视、恶心、流泪、目酸、目痛、目胀、呕吐、疲乏、视力模糊、视力障碍、头痛、头晕、羞明、眼痛、掌纹十线深而明显。
病因:视力疲劳是指从事近距离工作或学习,由于过度使用眼睛而产生的眼睛疲劳。此症常发于从事近距离精密工作、电脑工作,或者在照明条件不佳(光线过亮/过暗)的环境内学习或工作,以及患有近视、远视、老光等屈光不正及身体衰弱的人。患者一般的症状是:视物稍久则模糊,有的甚至无法写作或阅读,眼睛干涩、头昏痛,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恶心。
阅读:3.0W
阳虚便血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便血、阳虚、沉迟脉、便溏、乏力、腹痛、脉无力、舌淡白、神疲、食少、食少便溏、苔白、畏寒、喜按、喜温、肢冷。
病因:多由素体阳虚,劳倦过度,大病不复等因素,损伤脾胃阳气所致。
阅读:3.0W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妊娠期、贫血、肿瘤、闭经、腹痛、经多、水肿、阴道下血。
病因: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是指来源于胎盘种植部位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滋养细胞肿瘤,其病理形态及生物学行为与其他滋养细胞肿瘤有诸多不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胎盘原位滋养细胞瘤(PSTT)较少见,多见于生育期妇女,患者多因闭经、流产、葡萄胎或足月妊娠后阴道不规则流血而就诊。
阅读:3.0W
肾癌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肾、癌病、癌胚抗原升高、红细胞增多、尿隐血阳性、血沉加快、血钙降低、血红蛋白减少、血糖降低、血糖升高、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阳性、贫血、发热、高血压、静脉曲张、尿血、体重下降、消瘦、血压升高、腰痛、肿块。
病因:因外邪侵入,或毒物长久刺激,伤阴耗气,损伤肾络,或肾脏病逐渐恶变所致。
阅读:3.0W
阴寒伤筋拘挛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拘挛、伤筋、阴寒、动脉、噤口痢、角弓反张、无汗。
阅读:3.0W
肝郁脾虚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肝郁、脾虚、木行乘土、脾胃虚、弱脉、舌齿痕、舌略胖、弦滑脉、弦脉、弦细脉、关浮、肝证、脾证、虚证、郁证、腹水、黄疸、飧泄、胁肋、嗳气、饱胀、便溏、窜痛、大便不调、大便不爽、大腹胀、恶心、乏力、忿怒、腹痛、腹泻、腹胀、腹胀腹痛、腹胀神疲、肝胀痛、急躁、甲状腺肿、经多、经前乳胀、经色浅淡、颈肿、剧痛、倦怠、口干、口干不饮、口苦、懒言、脉无力、脉弦细弱、面苍白、面萎黄、纳差、纳呆、纳少、尿赤、尿短、尿黄、呕恶、呕吐、疲乏、气短、气短懒言、气短胸痛、情绪不稳、少眠、舌暗淡、舌淡白、舌红、神疲、神志异常、食少、食少便溏、食少呕恶、食欲不振、食欲减退、矢气、苔白、苔黄、苔腻、太息、溏结不调、体重下降、吞酸、完谷不化、脘闷、脘闷纳呆、萎缩、下肢浮肿、消瘦、小便短赤、小便短黄、胁痛、胁胀、胁胀痛、泄泻、心烦、胸闷、胸闷气短、胸痛、易怒、抑郁、忧思、月经不调、胀痛、肢倦、肢冷。
病因:因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致。
阅读:3.0W
肝热妊娠呕吐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肝热、妊娠呕吐、弦滑数脉、嗳气、口臭、口苦、呕吐、舌红、苔淡黄、吞酸、胁痛、胸闷、眩晕。
病因:多因平素性躁多怒,肝郁化热,孕后血聚养胎,肝血愈虚,肝火更旺,且冲脉气盛,孕后冲气挟肝火上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故其治疗,胃热妊娠呕吐。
阅读:3.0W
血瘀痰凝声带小结与息肉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声带小结与息肉、血瘀痰凝、涩脉、痰滞、喉痛、久病、舌暗红、舌瘀点、声低、声嘶、胸闷、咽干、咽喉干痛、咽膜暗淡。
备注:可加浙贝母、瓜蒌仁、海浮石、木蝴蝶。
阅读:3.0W
咽部乳头状瘤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喉乳头状瘤、喉痒、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咽干、咽梗。
病因:乳头状瘤为咽部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男性占多数,多为单发。鳞状上皮向外过度生长形成乳头,乳头呈圆形或椭圆形上皮团块,中心有疏松而富有脉管的结缔组织。
阅读:3.0W
气机郁滞呃逆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呃逆、气机郁滞、弦脉、嗳呃、嗳气、肠鸣、腹胀、纳呆、纳少、情志不畅、矢气、苔薄白、脘闷、脘胀、胁胀、胸闷、胸胁满闷。
备注:若肝郁明显者,加川楝子、郁金;若心烦口苦,气郁化火者,加栀子、丹皮;若气逆痰阻,昏眩恶心者,可用旋覆代赭汤加陈皮、茯苓;若痰蕴化热者,加黄连、竹茹、瓜蒌;若气滞日久成瘀,瘀血内结,胸胁刺痛,久呃不止者,可以血府逐瘀汤加减;若脘腹刺痛者宜膈下逐瘀汤。
阅读:3.0W
肺阴亏虚小儿咳嗽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肺阴亏虚、小儿咳嗽、细数脉、地图舌、干咳、喉痒、久咳、咳吐不利、口渴、舌红、声嘶、手足心热、苔少、痰黏、痰少、痰中带血、无痰、午后发热、咽干。
备注:久咳无痰者加五味子、乌梅敛肺止咳;咳嗽重加炙紫菀、川贝母润肺止咳;咽干音哑者加蝉蜕,玄参滋阴清咽;咳嗽咯血加阿胶、白茅根润肺凉血;低热加银柴胡、地骨皮养阴清热。
阅读:3.0W
小儿流行性感冒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小儿、流行性感冒、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肌酸激酶升高、淋巴细胞减少、乳酸脱氢酶升高、惊厥、鼻塞、发热、腹泻、高热、喉痛、呼吸暂停、肌痛、拒乳、咳嗽、流涕、呕吐、嗜睡、头痛。
病因:小儿流行性感冒一般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属于丙类传染病。流感在中国以冬春季多见,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历史上在全世界引起多次暴发性流行,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阅读:3.0W
初生呕吐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初生、呕吐、有恙。
病因:初生儿呕吐多因禀赋不足,或喂养不当所致。以婴儿于哺乳后呕吐乳食,甚至形体消瘦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
阅读:3.0W
营血郁热皮肤脓疱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皮肤脓疱、营血郁热、地图舌、脉弦涩、舌红、苔少。
病因:常见于阳热偏盛之体,由于恣食辛辣香燥腥发之品,致使血热外壅,脉络失和,营血郁热于肌腠而生脓疱。
阅读:3.0W
心脑血管疾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血糖升高、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瘫痪、心肌梗死、心悸、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熬夜、不能卧、大汗、恶心、高血压、呼吸困难、面青紫、气促、头昏、头痛、土形手、心慌、胸闷、胸痛、血压升高、掌纹二线直、掌纹一线短、掌纹一线直、掌紫。
病因: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阅读:3.0W
气厥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有:厥证、气逆、气脱、沉弦脉、厥证、不知人事、汗出、昏仆、厥冷、口噤、脉沉微、脉沉弦、面苍白、气粗、舌淡白、四肢厥冷、苔白、头昏、握拳、息微、眩晕、晕厥、肢冷。
阅读:3.0W
骨痨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骨髓证、痨瘵、细数脉、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减少、流痰、瘫痪、创口不合、盗汗、低热、二便失禁、关节变形、关节酸痛、活动不利、肌肉痉挛、肌萎、溃脓、瘘管、脉细数、纳呆、脓稀、脓肿、颧红、舌红、身热、神疲、手足不遂、体重下降、消瘦、肢强。
病因:骨痨一般指流痰。流痰是发生在骨与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成脓后,可沿组织间隙流窜于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破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属于无头疽之一种。流痰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常有肺结核病史。发病部位以脊椎为最多,其次为下肢、膝、环跳、踝,再其次为上肢肩、肘、腕、指等骨关节间。一般多单发。
《外科医案汇编》云:"痰凝于肌肉、筋骨、骨空之处,无形可征,有血肉可以成脓,即为流痰。"本病的特点是好发于骨与关节,病程进展缓慢,初起不红不热,化脓亦迟,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样物质,溃后不易收口,易形成窦道,常可损筋伤骨而致残废,甚至危及生命。因本病发病部位不同,尚有许多不同名称。如发生于脊背的,叫龟背痰;发生在腰椎两旁的,叫肾俞虚痰;发生在环跳部的,叫环跳流痰;发生在膝部的,叫鹤膝痰;发生在踝部的,叫穿踝痰;发生在踝关节者,叫穿拐痰;发生在手指骨节的,叫蜣螂蛀等。流痰病之侵于骨者,叫附骨痰;流痰之发于胸部者,叫鸡胸痰。名称虽异,但其病因、证候和治法及预后基本一致,故统称为流痰。本病可见于西医的骨与关节结核。
阅读:3.0W
虚积痢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痢疾、虚积、腹痛、过食肥甘、里急后重、喜按。
病因:虚积痢,病证名。出《普济方》。症见小儿腹痛,喜按而软,里急后重,日夜无度。小儿脾胃虚弱,过食肥甘,渐成积滞,滞久而致。
阅读:3.0W
血虚化燥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化燥、血虚、细脉、虚证、燥证、心悸、乏力、面萎黄、破裂、气短、舌淡白、头晕、脱屑、外阴干燥、外阴萎缩、眼花、阴痒、怔忡。
病因:血虚化燥由于血虚化燥,脾虚化源不足,久病造成耗伤气血,以及依稀的其它因素使机体失血损气等,冲任血虚。
阅读:3.0W
瘀血阻络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瘀血阻络、细涩脉、出血、久病、面晦暗、舌暗、苔白、紫斑、紫癜。
备注: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补脾益气;尿血者,加白茅根凉血止血;瘀斑久不消者,加三七粉或云南白药活血祛瘀。
阅读:3.0W
血热扰神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脑证、血热、细数脉、热证、斑疹、心悸、不宁、地图舌、烦躁、剧吐、渴不欲饮、舌绛、舌津少、身热、神昏、苔少、心烦、心烦心悸、心悸不宁、夜甚、谵语。
病因:因血热内盛,扰动神明所致。
阅读:3.0W
风寒头痛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风寒、头痛、浮紧脉、浮脉、寸紧、鼻塞、不渴、恶风、恶风寒、急暴、流清涕、脉浮紧、苔白、畏寒、项背痛。
阅读:3.0W
气血两虚伪胎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气血两虚、伪胎、心悸、乏力、腹痛、经色浅淡、经稀、脉细弱、面苍白、气短、舌淡白、神疲、苔白、头晕、眼花。
病因:多由素体虚弱,气血不足,孕后情志不遂,血随气结而不散,冲任滞逆,胞中壅瘀,瘀伤胞脉,胎失所养,故发为伪胎。
阅读:3.0W
血瘀血晕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血瘀、血晕、不知人事、喘促、恶露不下、恶露少、恶心、烦躁、干呕、黑蒙、拒按、脉弦涩、面紫黯、气粗、少腹胀痛、心下痞、牙关紧闭、眼花。
阅读:3.0W
营卫不和汗黄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汗黄、营卫不和、浮缓脉、恶风、浮肿、汗出、口渴、身酸、身重、小便不利。
阅读:3.0W
气虚产后小便困难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产后小便困难、气虚、精神萎靡、懒言、脉缓弱、面㿠白、气短、气短懒言、苔白、小便不通、小便困难、小腹胀痛。
病因:气虚产后小便难,多由体质素弱,产时失血过多,气随血耗,以致脾肺气虚,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引起。
阅读:3.0W
毒气攻冲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恶气、上攻、青舌黑苔、大便不通、发狂、发热、腹痛、梦言、呕吐、气促、气急、神志不清、水肿、行为异常、谵语。
病因:心脾客热,毒气攻冲,咽喉亦肿疼痛,或成喉疖,或结硬不消,愈而复发,经久不愈,或舌本肿胀,满口生疮,饮食难咽。毒气攻冲脏腑,渐作呕吐,后来多致咽喉口舌生疮,黑烂生菌,名曰心气绝。饮食药饵,无由可进。
阅读:3.0W
营养不良性贫血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营养不良、贫血、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消化不良、心力衰竭、便干、烦躁不安、浮肿、腹泻、肝肿、呼吸加快、精神萎靡、毛发干枯、毛发稀疏、面苍白、呕吐、气短、食欲不振、食欲减退、心肿、胸闷、胸闷气短、易感、异嗜。
病因:养缺乏所造成的营养不良性贫血,简称营养性贫血。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它是由于缺乏造血所必需的铁而引发的。据调查,6岁以下婴幼儿贫血的发病率在20%-40%。治疗营养不良性贫血症的根本是补充相应的造血物质,即铁剂及维生素B1 2.
阅读:3.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