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甘桔汤·第八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

阅读:1.9W

茯苓+干姜+白术+甘草

小结:本药对配伍常用于:寒湿、寒湿体质、脉沉迟、脉沉缓、舌淡、苔白、小便不利、腰冷痛、腰痛、腰重、足肿。 临床应用:此簇药源自于《金匮要略》的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又名肾着汤。重用千姜温中祛寒,散寒通痹;茯苓健脾利水,渗湿化饮,两药配伍,一热-利,热以胜寒,利以渗湿,寒祛湿消。白术健脾燥湿,苓、术相须,为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治生痰之源以化痰湿。甘草调和诸药而和中,增诸药补脾健运之功。四药合用,共奏祛寒除湿、健脾利水之功。此簇药单独组成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祛寒除湿,治疗肾着。此簇药具有利尿、抑菌、抗炎、镇静、镇痛等作用,现代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等证属寒湿痹阻者。.

阅读:1.9W

生化夺命汤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阳虚血瘀、神乱、消瘦、血崩、血晕、晕厥、昏晕、精神错乱、气促、牙关紧闭。

阅读:1.9W

金银花夏枯草治口疮

小结:本方为单小偏方,适用于:口疮、舌炎。

阅读:1.9W

当归+大黄

小结:本药对配伍常用于:血瘀体质、瘀血、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各家论述:1.大黄汤《千金翼方》 组成:大黄、当归、生姜、牡丹(去心)、芍药、甘草(炙)各一两,吴茱萸一升。 功效:治产后恶露不尽。 2.治妇人漏血不止方《千金翼方》 组成:干地黄、大黄各六两,川芎四两,阿胶五两,人参、当归、甘草(炙)各三两. 功效:治妇人漏血不止。

阅读:1.9W

除湿汤·第七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湿郁经络、血溢、衄血、吐血。

阅读:1.9W

生姜陈皮治神经性呕吐

小结:本方为单小偏方,适用于:神经性呕吐。

阅读:1.9W

枳壳白芍治产后腹痛

小结:本方为单小偏方,适用于:产后腹痛、产后子宫复旧不全、腹痛。

阅读:1.9W

肉桂治口眼歪斜

小结:本方为单小偏方,适用于:口角歪斜、口眼歪斜。

阅读:1.9W

救肝败毒至圣丹

小结:本方效验秘方,适用于:肝痈。

阅读:1.9W

二贤散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寒积、脾寒、气痛、痰饮、痰饮内停、痰壅、饱胀、胃反、胸闷、噎膈、支饮、疼痛。 别名:二贤汤、三圣散、涤痰散。

阅读:1.9W

甘草汤·第五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寒热错杂、赤白痢、腹痛。

阅读:1.9W

解表汤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疠气、伤寒、头痛、壮热。

阅读:1.9W

黄耆汤·第一百六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风寒、风寒湿痹、气上、血热、血热体质、发热、汗出、气上冲心、头重、心烦、心悸、胸闷、虫行。

阅读:1.9W

双和汤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寒热往来、食滞、心肾两虚、虚汗、虚劳、虚胀、盗汗、腹痛、惊恐、咳嗽、六极、面萎黄、内伤生冷、呕逆、呕吐、脾痛、七伤、气喘、气少、食欲不振、往来寒热、五劳、消化不良、消瘦、泻痢、心烦、眩晕、咽干、饮食不节、气促、食不生肌、食多、四肢倦怠、痰涎、五心烦热、易怒。

阅读:1.9W

黄耆汤·第二十六

小结:本方效验秘方,适用于:便秘。

阅读:1.9W

赤茯苓汤·第五

小结:本方效验秘方,适用于:胸痹、气短、胸闷。

阅读:1.9W

桂心汤·第三十一

小结:本方效验秘方,适用于:吐血。

阅读:1.9W

莲肉丸

小结:本方效验秘方,适用于:白浊、泄泻。

阅读:1.9W

双和汤·第一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寒热往来、食滞、心肾两虚、虚汗、虚劳、虚胀、盗汗、发黄、腹痛、惊恐、咳嗽、面萎黄、呕逆、呕吐、气喘、气少、食欲不振、痛证、往来寒热、萎黄、消化不良、消瘦、泻痢、心烦、眩晕、咽干、饮食不节、气促、食多、四肢倦怠、痰涎、五心烦热、易怒。

阅读:1.9W

参花汤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气血两虚、失血、恶寒、发热、溃疡。

阅读:1.9W

桂姜散

小结:本方效验秘方,适用于:冷痢。

阅读:1.9W

橘皮汤·第三

小结:本方效验秘方,适用于:呕吐、饮食不下。

阅读:1.9W

六一汤·第四

小结:本方效验秘方,适用于:痘、粉刺。 各家论述:黄耆托卫气以健脾,桔梗清利肺家以制火。

阅读:1.9W

枸杞子+茯苓+甘草

小结:本药对配伍常用于:肾阴不足、盗汗、滑泄、口干、口渴欲饮、口燥咽干、脉细数、咽干、腰酸。 来源:《景岳全书》左归饮

阅读:1.9W

当归补血口服液

小结:本品为中成药,常用于:贫血、神经衰弱、心悸、多梦、乏力、健忘、面苍白、面色无华、面萎黄、目眩、纳呆、脾胃两虚、气短、气血两虚、少眠、神疲、神疲乏力、失眠、头晕、头晕目眩、眩晕、易醒、不安、脉细弱、面色发白、舌淡、食少、苔白、肢倦。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黄棕色的液体;气香,味甜、微辛。

阅读:1.9W

当归丸·第二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胎寒、便青、不能食。

阅读:1.9W

解热至圣丹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肝经证、热邪、郁热、不能卧、叫呼、心痛。 别名:石室丹。

阅读:1.9W

参芪补膏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气虚、痛经。

阅读:1.9W

白术干姜治腹泻

小结:本方为单小偏方,适用于:寒泻、腹泻。

阅读:1.9W

紫苏八角治过敏性皮炎

小结:本方为单小偏方,适用于:过敏性皮炎。

阅读:1.9W

姜桂散

小结:本方效验秘方,适用于:产后血痢、血痢、脉紧细。 各家论述:产后寒伤肠胃,失其传送输化之职,不能分泌浊阴,故下痢纯乎血少焉。桂心温血分以散寒,干姜暖胃气以散寒,二物炒黑,均能燥湿却水,以定妄渗之血。为散,荆灰汤下,使清浊有分,则小小畅快而无水血夹下之虞,何下痢之不瘳乎。

阅读:1.9W

和胃汤

小结:本方效验秘方,适用于:积聚、痞块。 临床应用:积聚:方提领年五十六,冬因饮酒后受怒气,于左胁下与脐平作痛,自此以后渐成小块,或起或不起,起则痛,痛止则伏,面黄口干,无力食少,吃此物便嗳此味,转恶风寒,脉之友大于右,弦涩而长,大率左甚,重取则全弦。此得热散太多,以致胃气大伤,阴血下衰,且与和胃汤,并下保和丸,助其化粕。伺胃实阴稍充,却用消块。

阅读:1.9W

诃子汤

小结:本方效验秘方,适用于:伤风、伤风咳嗽、失音、不能言。 别名:诃子甘桔汤《古今医统》卷四十六引《医林集要》、诃子清音汤《古今医鉴》卷二。

阅读:1.9W

滑胎枳壳散

小结:本方效验秘方,可用于:令儿易生、瘦胎易产。 别名:枳壳散、枳壳汤、瘦胎饮。

阅读:1.9W

当归补血汤·第十二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血虚、发热。

阅读:1.9W

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甘草

小结:本药对配伍常用于:血虚寒凝、瘀血阻滞、恶露不畅、小腹冷痛、血块。 临床应用:此簇药源自于《傅青主女科》的生化汤。当归甘温质润,功善补血,又可活血、散寒,重用当归补血活血,使瘀祛新生、温经寒散;川芎辛散温通,行血中之气,疏通气血,开郁散结;桃仁人血分而活血祛瘀而;佐以苦温之炮姜,温运中州,通脉助阳,止血散寒,温里定痛;炙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诸药相簇为用,"温中寓补,补中寓通,通中寓塞",使瘀血化而新血生,诸症可愈。此簇药单独组成生化汤,养血活血、温经止痛,治疗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此簇药有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减轻子官内膜增生程度、抗血栓形成、补血、抗炎及镇痛等作用,现常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子宫收缩痛、胎盘残留等证属血虚寒凝、瘀血内阻者。

阅读:1.9W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小结:本方属经方或由经方加减化裁,常用于:表阳、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里阴、内饮、气郁、太阳太阴合病、太阳体质、太阳中风、太阴体质、癫痫、恶寒、发热、颈肩臂综合征、痢疾、太阳病、太阳误下、太阴病、胃痛、无汗、哮喘、泄泻、心悸、脉浮缓、头项强痛、小便不利、心下胀痛。 各家论述:茯苓、白术、白芍、甘草乃治太阳里水法也。解肌或下之,水邪不去,而反成太阳变症,是非解肌者矣,当去桂枝,而以茯苓、白术、生姜代桂枝行阳,存芍药以收阴;不取辛甘发散于表,取茯苓、芍药约阴利水,甘草、大枣培土制水,即太阳入里用表里两解之义。

阅读:1.9W

补胃饮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胃虚火证、虚热、不能食、烦渴引饮。

阅读:1.9W

朝宗汤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虚证、不摄、汗出、目瞑、血崩、唇青、溃烂。

阅读:1.9W

粳米+甘草

小结:本药对配伍常用于:脾胃气虚。 来源:《伤寒论》白虎汤

阅读:1.9W

白术茯苓散

小结:本方效验秘方,适用于:流黄水、尿涩、渗液、腿肿。

阅读:1.9W

橘皮丸·第十三

小结:本方效验秘方,适用于:五膈、五噎、瘦弱、饮食不下。

阅读:1.9W

金银花甘草治咽炎

小结:本方为外用方,内服慎重,适用于:咽炎。

阅读:1.9W

金粟散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肺热。

阅读:1.9W

调中汤·第五

小结:本方效验秘方,适用于:鼻出血、寒热、内伤、斑点、大热、脉沉涩。 各家论述:内伤寒,完颜小将军病寒热间作,腕后有斑3-5点,鼻中微血出,两手脉沉涩,胸膈四肢,按之珠无大热,此内伤寒也。问之,因暑卧殿角伤风,又渴饮冰酪水,此外感者轻,内伤者重,外从内病,俱为阴也,故先斑后衄,显内阴症,寒热间作,脾亦有之,非少阳之寒热也,与调中汤数服而愈。

阅读:1.9W

黄耆汤·第一百一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内损、瘀血、跌打损伤、呕吐、瘦弱、损伤、坠堕伤、吐血。

阅读:1.9W

抚芎汤·第一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湿证、痰逆、恶心、眩晕、自汗、俯仰不利、上肢重痛。

阅读:1.9W

桂姜汤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虚寒、阴火、喉痹、喉痛。

阅读:1.9W

丁香丸·第四十

小结:本方属时方,适用于:脾阳虚证、肠鸣、呕逆、痞满、心腹痛、胸膈不利、胀闷。

阅读:1.9W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