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开裂:热气太盛
小结:舌裂在口腔科被称为裂纹舌,它的特征是在舌背上形成深沟,沟的排列方向有的像叶脉,有的像脑纹,于是有叶脉舌与脑纹舌之称。一般无自觉症状,遇刺激性食物有轻度不适或刺痛。舌裂患者之所以苦恼,是由于舌裂不易清洁,易导致感染不适。从临床观察来看,舌裂一般都主热证,但从舌苔之有无,以及苔色之不同,主病差异很大。阴虚液涸引起舌头出现裂纹,无苔,舌质红绛少津,消瘦,五心烦热,或见出血、发斑,脉细数。此证多发生于病之极期,常见于温热病后期,因邪热久羁,热毒燔盛,灼烁津液,阴液大伤;或因某些慢性病久延失治,脏腑亏损,伤阴耗液;或因素体阴虚,误食温燥之物,伤阴所致。药方选增液汤滋阴清热,如伴有出血发斑之症,可与犀角地黄汤合用。阳明经脉实热引起舌头出现裂纹,舌苔黄糙,身热出汗,恶热烦躁,口渴引饮,大便秘结,腹满坚硬拒按,甚则谵语,循衣摸床,脉洪大且跳动迅速或沉实。该证常见于外感热病过程中邪热炽盛的高峰阶段。病机为邪热内传阳明,搏结于胃肠,化燥成实,消烁津液,而致舌裂。治疗时应急下存阴、釜底抽薪,药方选大承气汤。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健康之人也会偶尔有舌裂,或与生俱来,或为时已久,但其人一切如常,则不可视为病态。这种舌裂的特点是舌质呈健康的肉红色,不胖不瘪,不老不嫩,舌苔薄白荣润,口中津液如常,其人毫无所苦,亦无其他不适感。诊断流程图。
阅读:2.9W
味淡舌
小结:舌味淡是指自觉口中无味,亦即舌上味觉减退,或味觉迟钝而不敏锐,不能品尝出饮食的滋味感觉。多与脾失健运有关,或为脾胃湿阻,或为脾胃气虚,亦可见寒证。西医学认为:舌淡多见于炎症的初起或消退期,以肠炎、痢疾以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多见,还见于大手术后的恢复阶段。内分泌疾病以及长期发热的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维生素与微量元素锌的缺乏、蛋白质及热量摄人不足的患者,也常见有口淡无味感的,这是因为这类疾病可使舌味蕾敏感度下降而造成口淡无味的。此外,口淡无味、味觉减弱甚至消失,还可能是癌症患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因此,中老年人发生原因不明的味觉突然减弱或消失时,要高度警惕罹患癌症的可能。当然,这要与老年人味蕾退化、牙齿残缺不全使咀嚼不充分,甚至囫囵吞咽,食物不能和味蕾充分接触而导致食不知味区别开来。
阅读:2.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