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肠套叠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粪便红细胞增多、便血、腹包块、腹痛、精神不振、哭闹、冷汗、面苍白、呕吐。
病因: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继发性肠套叠则多见于成人。绝大数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内套入,逆性套叠较罕见,不及总例数的10%。
阅读:2.8W
腹腔感染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腹腔、感染、白细胞增多、发热、腹痛。
病因:腹腔感染是指一系列腹腔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腹腔单个脏器的感染(如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腹膜炎以及腹腔脓肿,也可根据其感染涉及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单纯性腹腔感染和复杂性腹腔感染。腹腔感染可导致机体的血液动力学、呼吸、微循环及代谢紊乱,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感染性休克、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阅读:2.8W
肝热乳泣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肝热、乳泣、弦数脉、潮热、大便不畅、烦躁、脉弦数、面萎黄、尿短、尿黄、情绪不稳、舌红、食少、苔黄、头昏、小便短黄、胁胀、易怒、溢乳。
病因:乳泣之名见于《济阴纲目》:"未产前,乳汁自出者谓之乳泣。"。
阅读:2.8W
风热血热风痒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风热血热、风痒、浮数脉、便干、恶热、烦渴、口渴、尿黄、瘙痒、舌红、苔黄、心烦、血痂、抓痕。
阅读:2.8W
血虚化火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化火、血虚、火证、虚热、骨蒸潮热、喉痛、颧红、五心烦热、牙痛。
病因:"血虚可以化火,血为阴性,血虚后阳就会相对偏盛,阳气过盛即为火,这不能单指某一脏器的火。指导意见:肝火盛的人脾气就大,容易被激怒。上火脸上长疙瘩为,多为心火。
阅读:2.8W
阴虚湿热带下过多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带下过多、阴虚湿热、细数脉、赤白带、带下稠、带下臭、带下多、带下黄、多梦、耳鸣、口干、瘙痒、舌红、失眠、睡眠障碍、苔黄、苔黄腻、头晕、五心烦热、咽干、腰腿酸软、灼热。
病因:西医妇科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等引起的阴道分泌物异常与带下过多临床表现类似者,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
阅读:2.8W
冠状病毒感染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冠状病毒、感染、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肺炎、胸腔积液、支气管炎、发寒、发热、腹泻、咳嗽、流涕、头痛、咽痛。
病因:冠状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感染(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这一家族的病毒还引起许多动物疾病。冠状病毒是成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儿童感染率较高,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很少波及下呼吸道。潜伏期2-5天。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儿童多见,以上呼吸道感染为特征,少数可致腹泻、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腔积液等。
阅读:2.8W
第九胸椎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胸椎病、动脉硬化、宫颈炎、麻疹、尿毒症、疲劳、肾病、肾功能不全、肾衰竭、肾炎、糖尿病、胃痛、发热、肝痛、高血压、过敏、尿痛、尿浊、上腹胀痛、小便困难、血压升高、腰痛。
阅读:2.8W
寒凝血瘀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寒凝、血瘀、厥证、瘀血、沉迟脉、沉紧脉、沉脉、沉涩脉、沉细脉、涩脉、舌略胖、弦紧脉、寒证、暗红、崩漏、结节、脉痹、皮痹、痛经、胸痹、阴疽、滞瘀、包块、便溏、不孕、带下稀、恶露夹块、恶露少、恶露紫黯、腹冷、腹胀、肌肉麻木、绞痛、结块、经迟、经色黯淡、经色紫黯、经少、经稀、经血夹块、拒按、冷痛、麻木、脉沉紧涩、脉沉细迟、脉沉弦紧、面苍白、面晦暗、面青白、皮肤暗红、皮肤青紫、屈伸不利、瘙痒、舌暗、舌暗淡、舌淡白、舌淡紫、舌青紫、舌瘀斑、舌瘀点、舌紫黯、手足不温、水疱、四肢不温、苔白、畏寒、喜温、小便清长、小腹冷痛、心痛、形寒、月经不尽、月经后期、肢冷、肿胀。
别名:寒凝血涩证、寒凝瘀结证、寒邪内积证
阅读:2.8W
风湿蕴肤老年性皮痒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风湿蕴肤、老年性皮痒、丘疹、湿疹、溃烂、流黄水、脉缓滑、瘙痒、舌淡白、渗液、水疱、苔滑腻。
阅读:2.8W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功能障碍、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凝血酶原时间缩短、乳酸脱氢酶升高、血红蛋白增多、血肌酐降低、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尿量异常、尿少、衰竭、水肿。
病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 MODS)是指机体在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及外科大手术等急性疾病过程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以至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
阅读:2.8W
卵巢囊肿的面部表现
小结:女性瞳孔明显缩小,提示卵巢囊肿。
阅读:2.8W
寒邪内阻急性腹痛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寒邪内阻、急性腹痛、沉紧脉、便秘、便结、便稀、不渴、大便秘结、恶寒、腹痛、拘急、口淡、舌淡白、手足不温、苔白腻、喜温、小便清长、肢体蜷缩。
备注:服药后疼痛仍不缓解者,加高良姜、荜茇、乌药;寒湿偏盛,伴见恶心呕吐,胸闷纳呆,倦怠身重,苔白腻者,加姜半夏、厚朴、藿香、苍术、吴茱萸;兼风寒表证者,加桂枝、紫苏、白芷、防风,去人参、干姜;夏暑之季感邪者,加香薷、藿香、苍术、佩兰等;若大便不溏反秘结或大便不通者,此为寒邪夹积滞,加大黄。
阅读:2.8W
低镁血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镁缺乏症、QT间期延长、U波过高、血镁降低、血清无机磷降低、兴奋、谵妄、昏迷、肌肉痉挛、肌无力、健忘、痉挛、目瞑、神志异常、手足蠕动、头昏、妄幻、眩晕、易激惹、抑郁、运动障碍、震颤。
病因:血清镁的正常浓度为0.75-1.25mmol/升。其调节主要由肾脏完成,肾脏排镁和排钾相仿,即虽有血清镁浓度降低,肾脏排镁并不停止。在许多疾病中,常可出现镁代谢异常。血清镁<0.75mmol/升即称为低镁血症。
阅读:2.8W
木不生火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心肝证、肝虚、舌边红、弦脉、虚证、火证、肝证、心证、心悸、虚烦、不安、多梦、脉无力、情绪不稳、舌津少、失眠、睡眠障碍、心神不安、易惊。
病因:木不生火,属母不顾子,乃脏气不及之虚证,现举胆虚不眠为例。症见善惊易恐,心悸不安,虚烦不得眠,眠则多梦,舌边少津,脉弦无力。此肝血不足而胆虚,善惊易恐,以致心神不安,乃木不生火之象。
阅读:2.8W
喉疮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疮、咽喉、舌疮、红斑、红肿、溃疡、糜烂、瘙痒、水疱、水肿、吞咽困难、灼痛。
阅读:2.8W
多形性腺瘤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腮腺、腺瘤、包块。
病因:多形性腺瘤一般指腮腺混合瘤。腮腺混合瘤又称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黏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故称"混合瘤"。腮腺混合瘤为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来源于腮腺上皮。肿瘤内除上皮成分外,还常有黏液、软骨样组织等。混合瘤好发于腮腺,其次为腭腺及颌下腺。腮腺混合瘤多见于青壮年人。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
阅读:2.8W
口唇燥裂多因燥热津亏
小结:口唇干燥裂开,表面出现小皮膜,甚至裂口较深,这是燥热津亏所致。
阅读:2.8W
肾气不固滑精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滑精、肾气不固、心悸、背痛、耳鸣、精神萎靡、脉沉弱、面白、头晕、腰酸。
病因:本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年幼肾气未充;老年体弱,肾气衰退;早婚、房劳过度,损伤肾气;久病劳损,耗伤肾气,以致精关、膀胱、经带、胎气不固所致。
阅读:2.8W
经行抽搐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月经期、抽搐、有恙。
病因:经行抽搐,是指妇女行经时发生肢体抽搐,经后自愈的症状。与月经周期无关的肢体抽搐不属本症讨论的范围。
阅读:2.8W
眼窍证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有:斑疮入眼、老花眼、目疾、目珠、天行赤眼、眼病、眼丹、眼疳、眼睑丹毒、眼窍、眼癣、胞睑肥厚、胞睑浮肿、胞睑红赤、胞睑红肿、胞睑畸形、胞睑痉挛、胞睑溃烂、胞睑脓肿、胞睑青紫、胞睑湿烂、胞睑湿疹、胞睑水肿、胞睑下垂、胞睑硬肿、胞睑胀痛、胞睑肿痛、胞睑肿胀、胞睑坠重、胞睑紫黯、闭目、闭目困难、晨眵、眵稠、眵多、眵黄、眵结、眵黏、眵少、眵丝、眵稀、戴眼反折、低眼压、干眼、高眼压、横目斜视、睑红、睑眶黧黑、睑内翻、睑痛、睑外翻、睑弦红赤、睑痒、睑肿、两目不闭、两目流血、两目上视、眯眼、目暗、目眵、目赤、目恶热、目干、目干涩、目黄、目昏、目睛凝视、目倦、目蓝、目瞑、目衄、目偏视、目泣自出、目青、目瞤、目涩、目生椒粟、目视无神、目酸、目痛、目突、目陷、目眩、目痒、目翳、目隐痛、目劄、目札、目胀、目肿、目灼、脓眵、下睑色黑、下睑色青、血眵、眼底充血、眼底出血、眼底水肿、眼红、眼花、眼睑浮肿、眼睛淤血、眼眶痛、眼前黑影、眼球突出、眼生痰核、眼痛、眼压不稳、眼震、硬睑硬睛、张目、眦赤、眦烂、眦脓、眦青、眦涩、眦痛、眦痒、眦胀、眦肿。
疾病预后:生活中所见,眼睛若受损,常见的是两个方面的疾病:一是近视;二是眼干眼涩。
一则,肝开窍于目。
肝血是滋目之源。
《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言:"真血者,即肝中升运于目,轻清之血,乃滋目经络之血也。"此外云:"血化为真水,升运于目则为膏汁",故肝血之于眼非常重要。肝血充足,则血能濡养眼窍,眼睛自然明亮,视物清晰,且不会出现眼干眼涩诸不适。反之,若肝血不足,就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或出现眼干眼涩。
二则,心通于目。
一方面,心者,主血脉。而目得血乃能视。心血充足,血脉能上濡于眼睛,则眼睛功能正常。
另一方面,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和畅,则五脏六腑皆归于和谐。五脏和谐则眼神自和。
若心阳不足,阳为阴侵,则眼睛的光华不能发越于远处,则为近视。
三则,肾通于眼。
眼之能视,凭借于精。目受精之华才能神光发越,从而有视物功能。
而肾为先天之本,主生髓,藏五脏六腑之精。精灌注于目,滋养眼窍。由此说,肾精的盛衰直接影响到眼的视觉功能。
肾中阴阳交合、水火既济,才能产生视觉。可以说,肾精的滋养以及命门之火的温煦是视觉产生的条件。
肾藏元阳和元阴,目能近视而不能远视,责之于阴气偏盛,阳气不足,阳被阴侵,乃肾中阴阳失调。
四则,眼通于五脏。
《太平圣惠方眼内障论》说:"眼通五脏,气贯五轮。"眼睛之所以能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皆赖于五脏精气的不断输注和滋养。五脏调和,则眼睛的生理功能正常。反之,若五脏失调,就容易表现为眼睛的不适,比如视力下降、眼痛、眼干、眼痒等,往往与五脏气血阴阳失调相关。
阅读:2.8W
肾阳虚衰前列腺炎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前列腺炎、肾阳虚衰、沉脉、尿频、舌胖、手足不温、苔白、阳痿、腰膝酸软、余沥不尽、早泄。
阅读:2.8W
亏证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有:沉细脉、缓脉、芤脉、亏证、偏亏、弱脉、涩脉、细脉、五气阳明、夏季、气血不足、气虚、血虚、便秘、疲劳、贫血、遗精、鼻干、便干、大渴引饮、呆钝、耳聋、耳鸣、耳鸣耳聋、发育迟缓、骨质疏松、健忘、精少、精神不振、空痛、口干、口渴、口渴欲饮、口苦、亏损、困倦、面色无华、目陷、脑鸣、尿多、尿黄、尿量异常、尿频、尿涩、尿少、尿痛、皮肤干燥、舌暗、舌暗淡、舌白、舌淡、舌淡白、舌脉浅淡、舌瘦、神疲、失眠、手足不温、睡眠障碍、苔少、体重下降、听力下降、头空痛、头晕、痿软、无汗、消瘦、小便失禁、心慌、性功能障碍、性欲减退、胸闷、眩晕、牙齿浮松、咽干、腰脊酸软、腰酸、腰酸遗精、腰膝酸软、夜尿清长、余沥不尽。
阅读:2.8W
雌激素缺乏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食服雌激素、不足、心悸、悲泣、潮热、刺痛、盗汗、耳鸣、乏力、烦躁、骨质疏松、关节酸痛、汗出、烘热、肌肉麻木、记忆减退、睑眶黧黑、交接痛、焦虑、麻木、疲乏、皮肤黯淡、皮肤干燥、疲倦、皮痒、情绪不稳、瘙痒、神志异常、头痛、头晕、心慌、性功能障碍、性欲减退、腰背酸痛、易怒、抑郁、阴道干涩、阴痒。
病因:雌激素影响性器官(子宫内膜的结构,子宫肌肉的生长,白带的数量和性质)和次要性特征的形成(青春期期间乳腺的生长,声音高,臀部宽大的女性外观),窄腰和窄肩)。在青春期,雌激素也造成增长突增。缺乏雌激素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和许多不同的影响。
阅读:2.8W
肾虚茎中痛痒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茎中痛痒、肾虚、沉细脉、尿频、舌淡白、疼痛、腰酸、余沥不尽。
病因:多由房室不节,或同房时忍精不泄,损伤肾气所致,故必兼有腰疫或痛,小便余沥不尽,脉沉等肾气不足见症,其茎中痛痒不甚。
阅读:2.8W
肺痿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肺证、痿证、虚脉、右寸数、寸数、肺证、肺不张、肺梗死、肺间质纤维化、矽肺、虚寒、虚热、喘促、烦渴、咳声低怯、咳嗽、咳痰、口干、脉虚弱、脉虚数、毛发干枯、尿频、气促、气短、气急、舌淡、舌干、舌红、神疲、食少、痰白、痰稠、痰多、痰黏、痰稀、痰涎、体重下降、涎沫、涎浊、消瘦、形寒、眩晕。
病因:因咳喘日久不愈,肺气受损,津液耗伤,使肺叶枯萎或痿弱不用所致。
阅读:2.8W
肝脾证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有:肝证、脾证、肝证、太角壬木、便秘、黄疸、贫血、消化不良、厌食、嗳气、出血、恶心、乏力、腹泻、腹胀、肝肿、目瞤、脾肿、色素沉着、食欲不振、食欲减退、吞酸、胃肠道出血、胸胁满闷、胸胁痞满、掌纹四线切一线。
疾病预后:肝、脾的虚实证候,治则和用药及参考用药。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但它们的生理、病理并非解剖刀下直观的概念,而是指脏象中所说的内涵。脏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脏包括五脏和六府,狭义之脏仅指五脏而言。脏者藏于内;象者表现于外。按《内经》"有形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由脏表现于外的象,可诊查到脏的生理、病理;反之,由脏的生理、病理,也必然影响到象的外在表现。例如:肝主藏血,能润精于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因此,肝的证治也包括了:肝脏、胆、目、筋肉、镇痛、解痉、息风等方面的药物。脾主统血、司运化,能运谷气于肌肉、四肢,其华在肉;开窍于唇。因此,脾的证治也包括了:脾、四肢、肌肉、胃肠等方面的用药。所以还包括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用药。
阅读:2.8W
疟黄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黄疸、疟证、贫血、恶寒、发黄、拒食、口干、口渴、面萎黄、体重下降、头痛、消瘦、壮热。
病因:病名。因患疟疾所致的发黄。即疟疾反复发作所致的贫血。亦称疟后黄。
阅读:2.8W
疫毒蕴结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蕴结、疫毒、数脉、疮陷、丘疹、发热、骨节痛、红斑、溃疡、瘙痒、舌红、神昏、水疱、苔黄、壮热。
病因:疫毒蕴结,以患部皮肤发痒,出现蚊迹样红斑,继则形成水疱,破溃后形成黑色溃疡,疮面凹陷,形如鱼脐,疮周肿胀,绕以绿色水疱,伴有发热,骨节疼痛,甚则壮热神昏等,舌质红,舌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疫疔证候。
阅读:2.8W
产后乳汁自出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产后、流淌、乳奶、溢乳。
别名:产后漏乳
阅读:2.8W
气滞血瘀口唇湿烂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口唇湿烂、气滞血瘀、沉细脉、舌黯红、苔白。
病因:由于气机不舒,血随气结,口唇失于营养所致。
阅读:2.8W
高风内障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内障、夜盲、色素沉着、视力下降、视力障碍、视野障碍。
别名:高风雀目
阅读:2.8W
第十胸椎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胸椎病、膀胱结石、膀胱炎、动脉硬化、睾丸炎、宫颈炎、卵巢炎、尿毒症、疲劳、前列腺、肾病、肾功能不全、肾衰竭、肾炎、糖尿病、心脏病、腹胀、肝痛、高血压、尿痛、性功能障碍、血压升高、腰痛。
阅读:2.8W
银屑病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牛皮癣、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地图舌、红斑、甲横沟、甲厚、甲陷、甲纵嵴、鳞屑、渗血。
病因: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有易复发倾向,有的病例几乎终生不愈。该病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影响较大。
临床表现:以红斑,鳞屑为主,全身均可发病,以头皮,四肢伸侧较为常见,多在冬季加重。
阅读:2.8W
支饮咳嗽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咳嗽、支饮、弦脉、不能卧、烦咳、久咳、咳逆、气喘、气短、水肿、胸痛、倚息。
病因:支饮(西医病名:渗出性心包炎),病症名,指痰饮、水气停留于胸膈,上迫于肺,肺失肃降的胸膈不利病症。
支饮之病名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曰:"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支饮指因感染痨虫,或感受温热、湿热等邪,郁而不解,入侵心包之络,或因肾衰水毒上泛,损伤心包。以胸痛,气喘,心包腔积液等为主要表现的痰饮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渗出性心包炎。
阅读:2.8W
夹泻伤寒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伤寒、泄泻、肠鸣、腹痛、腹胀、腹胀腹痛、口黏、尿短、身热、苔白、头痛、脘闷、胸闷。
病因:(一名伤寒夹泄泻)[因]素有脾虚泄泻。或肝邪侮脾作泻。或寒邪先中太阴。而为泄泻。或先伤食物。欲泻不畅。再感风寒。
而犯太阳证者。
阅读:2.8W
经行泄泻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月经期、泄泻、便溏。
病因:因月经期前后冲任不和,脾肾亏虚所致。
阅读:2.8W
肝气乘肺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肺虚、肝亢、弦脉、肺证、肝证、心悸、急暴、面红、目赤、目赤易怒、气憋、气粗、气促、气短、情绪不稳、舌红、神志异常、失眠、睡眠障碍、苔黄白、胁痛、心烦、心烦心悸、胸闷、胸闷气短、易怒、抑郁、忧思。
备注:肝郁气滞较著者,可加用柴胡、郁金、青皮等;心悸、失眠者,加百合、合欢皮、酸枣仁、远志等;若气滞腹胀,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即六磨汤,以降气通腑。
阅读:2.8W
氟中毒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食服氟剂、中毒、恶心、腹痛、喉痛、喉痒、咳嗽、流泪、流涕、目痛、呕吐、喷嚏、声嘶、胸闷。
病因:氟中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过量的氟进入人体后,主要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上,形成氟斑牙和氟骨症。氟是人类生命活动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每日摄入小剂量氟化物,可促进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也有利于神经系统的传导和酶系统的正常活动。氟中毒没有特效药治疗。最好的防治措施是改水源。含氟量较高的水也可用化学药物(如硫酸铝、活性炭等)除氟。氟斑牙在牙齿表面出现白色不透明的斑点,斑点扩大后牙齿失去光泽,明显时呈黄色、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纹。严重者牙面出现浅窝或花样缺损,牙齿外形不完整,往往早期脱落。氟骨症表现为腰腿痛、关节僵硬、骨骼变形、下肢弯曲、驼背,甚至瘫痪。妇女因骨盆变形而造成难产。氟中毒没有特效药治疗。最好的防治措施是改水源。含氟量较高的水也可用化学药物(如硫酸铝、活性炭等)除氟。另外,可服氟宁片,每日2次,每次1片,30天为一疗程,有促进机体排氟作用。
阅读:2.8W
寒湿困阳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表证、湿困、阳证、迟脉、表证、寒证、湿证、苔灰滑、便秘、不寐、腹痛、拒食、苔白滑、苔灰、肢冷。
病因:暑季最易感受湿邪,再加上频繁使用空调,则寒湿困阳则腿冰凉,全身酸困,阳不得外越则迫阴津而泄出汗则多。若本身就阳虚,再加上阳又被困,则阴阳失调睡不着或者易醒。
阅读:2.8W
钩蚴感染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贫血、胃酸过少、消化不良、营养不良、便血、恶心、耳鸣、乏力、腹痛、腹泻、肝肿、汗少、甲苍白、甲脆、毛发脆断、毛发干枯、面浮、面萎黄、面肿、呕吐、皮肤干燥、疲倦、皮膜苍白、气促、气急、神志异常、食欲亢奋、水肿、头昏、头晕、无汗、下肢水肿、心慌、心率加快、心痛、心肿、眼花、异嗜、抑郁、注意涣散。
病因:是指感染钩虫所致的寄生虫病钩虫病又名黄胖病、黄胖、黄肿、食劳疸黄。
阅读:2.8W
多形红斑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斑疹、疱疮、丘疹、红斑、溃烂、瘙痒、水疱、水肿、疼痛、灼热。
病因:多形红斑为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有自限性,皮疹多形,有红斑、丘疹、风团、水疱等,特征性皮损为靶形损害即虹膜状皮疹,有不同程度黏膜损害,少数有内脏损害。本病春秋季好发,多发于儿童和青年女性。
阅读:2.8W
鼻窦癌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癌病、鼻窦、鼻塞、流泪、面浮、面肿、目突、脓涕、涕中带血、头痛、牙龈臃肿、牙痛、张口困难。
病因:鼻窦的恶性肿瘤称之为鼻窦癌。鼻窦癌中,发生最多的是眼眶(眼的深部)下方的空腔,即发生在上颌窦的癌(上颌窦癌)。这种癌症多发生于50-60岁的人,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2:1,可见男性的发病率较高。
阅读:2.8W
坎宫异常斑点,提示子宫肌瘤
小结:如果坎宫有白色、红色或黄茧杨异常斑点,提示患子宫肌瘤。
阅读:2.8W
慢性肝炎的脉象表现
小结:脉滑数,为湿邪困脾所致;脉濡数,为湿热熏蒸所致;脉弦,为肝气郁结所致;脉弦细数,为肝阴亏损所致。
阅读:2.8W
肝胆湿热苔黄腻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肝胆湿热、苔黄腻、滑数脉、濡数脉、便秘、发黄、腹胀、口苦、纳呆、尿赤、身困、苔腻、头重、胁胀、胸闷、厌油。
病因:多因嗜食肥甘醇酒,水谷不得消化,聚湿生热;或情志怫郁,木郁化火,均可影响肝胆疏泄功能。
阅读:2.8W
阴虚瘀滞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阴虚、瘀滞、细滑脉、虚证、滞证、气血不畅、阴虚、鼻干、鼻甲萎缩、鼻膜干枯、结痂、脉细濡数、舌红、苔黄腻、涕臭、涕黄、涕绿、涕浊、头昏、头痛、嗅觉下降。
病因:阴虚瘀滞:口舌、皮肤干燥,双目干涩,潮热盗汗,五心烦躁。
阅读:2.8W
寒凝脉痹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寒凝、脉痹、背痛、关节变形、龟背、活动不利、面暗、舌暗、四肢麻痹、腰痛。
病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多见;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游走性表浅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和坏死。本例患者证属阳虚阴盛,寒凝脉痹。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肾阳亏虚,阴寒内盛,血液凝聚,经脉闭塞,不通则痛,故见足部疼痛,遇寒加重,得温痛缓,局部怕冷;肾阳亏虚,阴寒内盛,阳气失煦,足背失荣,故见足背皮色苍白;肾阳亏虚,阴寒内盛,血液凝聚,瘀阻足趾,故见足趾颜色紫红。治拟温阳散寒、化瘀通络,药用右归丸、当归四逆汤、抵当汤等方加减。
阅读:2.8W
热入营分小儿发热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热入营分、小儿发热、细数脉、斑疹、烦躁、舌红绛、失眠、睡眠障碍、夜甚、谵语、指纹紫黯、壮热。
阅读:2.8W
春温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春季、温邪、便秘、寒热往来、里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斑点、潮热、唇干、但热不寒、恶寒、发斑、发热、烦渴、腹胀、高热、汗多、急暴、口干、口渴、口苦、脉洪大、尿赤、尿黄、舌红、舌绛、身热、神昏、头痛、吐衄、往来寒热、心烦、谵语、壮热。
别名:春温、春瘟病、春瘟
阅读:2.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