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风热妊娠头痛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风热、妊娠头痛、浮数脉、恶风、发热、口渴、面红、目赤、舌红、苔黄、头痛、头胀、咽喉肿痛。
病因:妊娠期感受外邪而致的头痛。外邪之中,以风为最,巅高之上,惟风可到。外感风热者,可由风寒不解,郁而化热或风热之邪中于阳络,上扰清窍所致。
阅读:3.1W
水气肾衰竭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肾衰竭、水气、腹水、胸水、浮肿。
备注:若气虚水湿内停者,用防己黄芪汤补气健脾利水;肾阳不足,用济生肾气丸、真武汤加减。
阅读:3.1W
风盛血燥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风证、血燥、风证、燥证、毛发脱落、脱发。
病因:因秉质血虚或血燥,风邪外袭肌肤,毛发失养所致。
阅读:3.1W
螨皮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蛋白尿、螨虫感染、皮炎、哮喘、恶心、发热、乏力、关节痛、结痂、脓疱、瘙痒、水疱、头痛、瘀斑、抓痕。
病因:凡因螨虫叮咬或接触其分泌物、蜕皮而引起的皮炎统称螨皮炎。螨皮炎好发于人体颈、胸腹、背及四肢皮肤,皮疹形态为蚕豆大水肿性鲜红色斑疹,中间有一瘀点(为螨虫叮咬痕迹),奇痒难忍,夜间尤甚。
阅读:3.1W
连续性肢端皮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皮炎、肢端、疱疮、触痛、脓疱、皮肤发红、脱屑、指端萎缩。
病因:又名 Hallopeau连续性肢端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无菌性脓疱性皮肤病,以指、趾末端反复出现无菌性脓疱伴甲改变为特点,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本病是脓疱型银屑病的一种罕见类型。
阅读:3.1W
损伤气血虚亏眩晕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气血虚亏、损伤、眩晕、心悸、唇甲无华、动甚、倦怠、脉细弱、面苍白、纳差、舌淡白、神疲、失眠、睡眠障碍、头晕、眼花。
病因:若伤后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以致气血两虚,气虚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眩晕随之而生。
阅读:3.1W
脾胃气虚腹泻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腹泻、脾胃气虚、便溏、乏力、腹痛、倦怠、懒言、脉细弱、面萎黄、气短、气短懒言、舌淡白、食少、食少便溏、食欲不振、食欲减退、苔白、脘腹痞闷、泄泻。
阅读:3.1W
风水搏肺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肺证、风水、表证、肺系水泛、浮数脉、数脉、风证、肺证、恶寒发热、浮肿、喉痛、咳嗽、尿短、尿量异常、尿少、舌红、苔黄、小便不利、肢节酸痛。
病因:风邪袭肺、宣降失常一通调水道失常水湿内停一泛溢肌肤。
阅读:3.1W
外寒内饮肺胀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肺胀、外寒内饮、浮紧脉、舌胖、不能卧、喘息、恶寒、咳嗽、咳嗽气短、咳痰、口干不饮、面青灰、泡沫痰、气喘、气促、气短、气急、舌暗淡、身酸、苔白滑、痰白、痰稀、胸胀。
备注:本方由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炙甘草、白芍、五味子组成。若咳而上气,喉中如有水鸡声,表寒不著者,可用射干麻黄汤。若饮郁化热,烦躁而喘,脉浮,用小青龙加石膏汤。
阅读:3.1W
紧张性头痛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紧张、头痛、钝痛、僵硬、焦虑、情绪低落、神志异常、失眠、睡眠障碍、疼痛、头昏、抑郁。
病因:紧张性头痛又称为肌收缩性头痛,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约占头痛患者的70%-80%。表现为头部的紧束、受压或钝痛感,更典型的是具有束带感。作为一过性障碍,紧张性头痛多与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有关,但如持续存在,则可能是焦虑症或抑郁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阅读:3.1W
脂肪性肝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高脂血症、肝病、白细胞增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谷氨酰转肽酶升高、血糖升高、黄疸、嗳气、恶心、乏力、烦躁、肝隐痛、倦怠、口苦、呕吐、情绪不稳、神志异常、食欲不振、食欲减退、胁刺痛、胁下痞块、胁隐痛、胁胀痛、心烦、胸脘痞闷、咽干、易怒、抑郁。
病因:脂肪性肝病一般指脂肪肝。脂肪肝(Fattyliver)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阅读:3.1W
假膜性结肠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假膜、结肠炎、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软弱、便绿、便血、恶心、发热、腹痛、腹泻、腹胀、腹胀腹痛、急暴、黏液便、神志模糊、嗜睡、水样便、心动过速。
病因:假膜性结肠炎(Pseudomembranouscolitis, PMC)又称难辨梭状厌氧芽胞杆菌性肠炎、手术后肠炎、抗生素肠炎、抗生素诱发的难辨梭状厌氧芽胞杆菌性肠炎等。PMC常发生于大手术后及一引起危重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特别是口服洁霉素后,促使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厌氧芽胞杆菌异常繁殖,产生霉素而引起肠道粘膜急性休克性炎症,在坏死的粘膜上形成假膜。
阅读:3.1W
泪腺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泪腺、炎症、复视、发热、目痛、头痛。
病因:泪腺炎是由于感染或特发性炎症使泪腺在短期内出现急性红肿、增大等。常并发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或流行性感冒。慢性泪腺炎较急性泪腺炎多见,可由急性泪腺炎迁延而来,病情进展缓慢,多为双侧性,也有单侧性肉芽肿性病变致泪腺慢性炎症和缓慢增大。
阅读:3.1W
气虚流产出血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流产出血、气虚、心悸、乏力、经多、经色浅淡、经血夹块、经早、脉细弱、气短、舌淡白、神疲、苔白、小腹空坠、月经。
病因:气虚素体气虚或人流术后气血受损,气不摄血,而致出血淋漓不止。
阅读:3.1W
紧脉(多主各种寒证引起的疼痛)-脉象解析
小结:"紧脉,数如切绳状。"-西晋·王叔和《脉经》脉象解析。
阅读:3.1W
下消化道出血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下消化道、出血、血尿素升高、失血、心悸、乏力、冷汗、皮肤苍白、头昏、心率加快、血压降低。
病因:下消化道出血(Low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可由多种疾病所致。消化道是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上下消化道的解剖分界是在十二指肠与空肠移行部,以此处的 Treitz韧带为标志。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统称为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结肠、直肠,习惯上不包括痔、肛裂引起的出血。
阅读:3.1W
脾虚虚劳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脾虚、虚劳、便溏、乏力、倦怠、脉濡弱、面萎黄、舌淡白、食少、食少便溏、苔白。
病因:虚劳病中脾虚的患者通常会出现饮食减少的现象,经常会食少腹胀,饮食之后感觉胃肠不适,大便溏稀、面色发黄、头发干枯、脉象微弱。
阅读:3.1W
少海穴的定位及主治
小结:[定位]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
[主治]
(1)心痛、癔症、癫狂、痫证等心疾、神志病证:
(2)肘臂挛痛、麻木、手颤;
(3)腋胁痛,头项痛;
(4)瘰疬。
阅读:3.1W
痰浊阻肺气喘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气喘、痰浊阻肺、滑脉、不渴、咳嗽、咳痰、渴不欲饮、舌胖、苔白腻、痰多、痰多胸闷、痰鸣、哮鸣、胸闷。
阅读:3.1W
太阳表寒里热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表寒里热、表阳、表证、浮紧脉、寒热错杂、阳盛、外感发热、恶寒发热、烦渴、烦躁、口渴、脉浮紧、身痛、头痛。
病因:外感风寒之邪,卫阳被遏,营阴阻滞,腠理闭塞,郁甚化热而致。
阅读:3.1W
脾肾阳虚慢性肾小球肾炎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阳虚、沉迟脉、沉细脉、舌齿痕、遗精、便溏、浮肿、浮肿便溏、脉无力、面苍白、纳差、舌胖、神疲、畏寒、阳痿、阳痿遗精、腰脊冷痛、遗精早泄、月经不调、早泄、肢冷。
备注:水肿明显者,可用实脾饮合真武汤以温阳利水;伴有胸水而咳逆上气,不能平卧者,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行水,下气平喘;若伴腹水者,加用五皮饮以利水。
阅读:3.1W
痰食凝结腹痞块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腹痞块、痰食凝结、细脉、拒按、面萎黄、脐腹痛、气短、舌淡白、身倦、食欲不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胃脘胀痛、消瘦。
病因:因饮食生冷所致。
阅读:3.1W
肝胆火盛赤膜下垂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赤膜下垂、肝胆火盛、弦数脉、便干、大便干结、烦躁、口干、面红、情绪不稳、舌红、苔糙、苔干、苔黄、头痛、易怒。
病因:多因七情郁结,忿怒伤肝,肝胆火炽,上犯清窍,目睛受损,故赤涩羞明,赤脉粗大,赤膜肥厚。火犯黑睛,故丝脉尽头生星翳,色灰白而凹陷,或如新月﹔甚至如筋结赤肉,包裹黑睛,遮蔽瞳神;肝胆火灼,血不养筋,故眦角紧小,不能睁眼;肝火内扰,故头痛面赤,烦躁易怒,口干便结,舌红,苔黄糙,脉弦数。由于肝胆实火为患,其痛势较前二证更为急重。
阅读:3.1W
痰阻于肺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肺证、痰阻、肺系痰滞、浮脉、濡脉、肺证、痰证、痰滞、恶寒发热、咳嗽、咳嗽气短、咳痰、气促、气短、气急、苔薄白、痰白、痰多、痰鸣。
备注:本方止咳化痰,主治外感咳嗽,咳痰不爽者。
阅读:3.1W
风热壅肺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肺证、风热、壅盛、肺系热、浮数脉、数脉、风证、肺证、热证、鼻干、鼻塞、鼻酸、鼻痛、鼻肿痛、出血、恶风、发热、汗出、喉痛、咳嗽、口渴、舌红、苔白干、苔淡黄、苔黄、痰黄、痰少、涕稠、涕黄、涕浊、头痛。
病因:风热壅肺鼻痛是指鼻窍灼热疼痛红肿,有浊涕,伴发热、头痛、口渴、咳嗽黄痰等症,舌质红,苔薄,或微黄,脉浮数。
阅读:3.1W
气血两虚脱形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气血两虚、脱形、心悸、懒言、脉细弱、面色无华、面萎黄、目眩、皮肤干燥、少气、舌淡白、失眠、睡眠障碍、苔白、体重下降、头晕、消瘦。
病因:由劳倦内伤,或病后失调,气血生化不足所致。气血不足,全身失养,故形体极度瘦削。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舌质淡,脉细弱等,均为气血两虚的表现
阅读:3.1W
盆腔炎性疾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盆腔炎、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白带异常、包块、大便困难、带下臭、带下多、恶心、发热、反跳痛、腹泻、腹胀、高热、寒战、肌肉拘急、经多、经期延长、里急后重、尿急、尿频、尿痛、脓带、脓肿、呕吐、食欲不振、食欲减退、疼痛、头痛、下腹痛、下腹坠胀、小便困难、压痛、腰酸痛。
病因: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以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后或未婚妇女很少发生盆腔炎性疾病,若发生盆腔炎性疾病也往往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盆腔炎性疾病若未能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
阅读:3.1W
寒邪犯肺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肺证、寒邪、肺系寒、弦紧脉、右寸紧、寸迟、寸涩、肺证、寒证、喘息、咳嗽、咳嗽气短、咳痰、流清涕、脉细弱、气喘、气短、舌淡白、神疲、苔白、苔滑、痰白、痰多、畏寒。
阅读:3.1W
热胜肉腐手足部疔疮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热胜肉腐、手足部疔疮、数脉、红肿、溃脓、舌红、苔黄、疼痛。
阅读:3.1W
糖尿病-按摩耳部的内分泌反射区
小结:按摩方法:用切按法切压内分泌反射区1-2分钟,以按摩部位发红或有酸胀感为宜。
阅读:3.1W
风寒失音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风寒、失音、浮脉、声嘶。
病因:风寒外束,肺气失宣。
阅读:3.1W
肺燥肠热络伤咳血秋燥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肠热、肺燥、咳血、秋燥、数脉、腹热、干咳、喉痒、舌红、苔黄燥、痰黏、痰中带血、泄泻、胸胁痛。
病因:此为肺燥肠热,络伤咳血之证。秋燥初起,燥热在肺,故喉痒干咳;继而燥热化火,肺气失于清降,且肺络受伤,故咳甚而痰黏带血,并胸胁作痛;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中燥热下趋大肠,传导失常,故见腹部灼热如焚而大便泄泻。此种便泻,多是水泻如注,肛门热痛,甚或腹痛泄泻,泻必艰涩难行,似痢非痢。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这与虚寒便泄清水不同。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皆系气分燥热之征,故本证之咳血,并非热入血分,迫血妄行所致。
阅读:3.1W
痰蒙神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痰蒙神窍、谵妄、不能卧、抽搐、喘息、撮空理线、淡漠、烦躁不安、昏迷、咳嗽、咳痰、脉细滑数、气喘、舌暗红、身颤、神志模糊、苔白腻、苔黄腻、痰鸣、头昏。
备注:痰热内盛者,加黄芩、桑白皮、葶苈子、天竺黄、竹沥;热结大肠者,合用凉膈散或增液承气汤;肝风内动者,加钩藤、全蝎、羚羊角粉;热伤血络者,加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紫珠草、生大黄,或安宫牛黄丸、柴芩清宁胶囊等。
阅读:3.1W
软组织肉瘤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肉瘤、软组织、便黑、便血、呼吸困难、呕血、疼痛、胸腹痛、肿块、肿胀。
病因:软组织肉瘤来源于脂肪、筋膜、肌肉、纤维、淋巴及血管,每种都有不同的组织学、生物学特性:和不一样的局部浸润、血行和淋巴转移倾向。肺转移较常见,按身体不同部位的发病几率排列为下肢、躯干、头颈、上肢,后腹膜也可出现脂肪肉瘤和纤维肉瘤。本病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软组织肉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约75%的病变位于四肢(最常见于大腿)。软组织肉瘤多为恶性。不同年龄肿瘤类型有所不同。
阅读:3.1W
风邪内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风邪内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不安、哭闹、情绪不稳、舌淡白、易惊、震颤、肢体拘急。
阅读:3.1W
热疖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疖、热证、红肿、溃脓、灼痛。
病因:因感受暑毒之气而成。
阅读:3.1W
甘草治食物中毒
小结:本方为单小偏方,适用于:食物中毒。
阅读:3.1W
风寒小儿腹泻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风寒、小儿腹泻、浮紧脉、便臭、便稀、肠鸣、恶寒发热、腹痛、咳嗽、流清涕、泡沫便、舌淡白、苔白、指纹淡红。
病因:风寒泻为感受风寒之邪所致,《素问·举痛论》指出:"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阅读:3.1W
土壅木郁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肝脾证、脾实、木郁、郁证、滞证、气血不畅、嗳气、纳呆、情绪不稳、上腹不适、头晕、吞酸、脘胀、胸不适、易怒、肿胀。
病因:脾胃土气壅滞,土气侮木气,使肝木之气郁滞,影响肝之疏泄功能所致。
阅读:3.1W
气滞血瘀蛇串疮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气滞血瘀、蛇串疮、弦细脉、不安、情绪不稳、舌暗、苔白、疼痛。
备注:心烦眠差者,加栀子、酸枣仁;疼痛剧烈者加制乳香、制没药、蜈蚣;年老体虚者加黄芪、党参等。
阅读:3.1W
热犯心包老年呼吸衰竭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老年呼吸衰竭、热犯心包、细数脉、喘息、高热、气喘、气促、气急、舌红绛、神昏、失眠、睡眠障碍、心烦、夜甚、谵语。
阅读:3.1W
脑膜瘤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脑膜、肿瘤、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阳性、癫痫、视野障碍、听力下降、头痛、嗅觉下降、运动障碍。
病因:脑膜瘤(Meningiomas)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许多无症状脑膜瘤多为偶然发现。多发脑膜瘤偶尔可见,文献中有家族史的报告。50%位于矢状窦旁,另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其它部位偶见。
阅读:3.1W
胎气不和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胞宫证、妊娠、不和、气滞、恶心、腹痛、呕吐、瘙痒、下肢水肿、阴道下血。
病因:胎气不和妇人胎前,受孕数月,头眩目昏,身体发热,口苦舌干,饮食即吐。
阅读:3.1W
深静脉血栓栓塞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阳性、沉重、缺氧症、发热、咯血、呼吸困难、疼痛、心率加快、胸痛、晕厥、肿胀。
病因:在临床上,只有10%-17%的 DVT患者有明显的症状。包括下肢肿胀,局部深处触痛和足背屈性疼痛。DVT发展最严重的临床特征和体征即是肺栓塞,死亡率高达9%-50%,绝大多数死亡病例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死亡的。有症状和体征的 DVT多见于术后、外伤、晚期癌症、昏迷和长期卧床的病人。对付 DVT重在预防。应对所有下肢大型手术病人进行一级预防.对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并嘱其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让病人尽早下床活动,必要时穿着医用弹力袜。对术后的年老或心脏病患者要更加重视。
阅读:3.1W
寒邪犯胃小儿胃炎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寒邪犯胃、小儿胃炎、沉紧脉、便溏、恶寒、口淡、流涎、纳差、舌淡白、苔白、胃脘冷痛、喜按、喜温。
备注:若腹胀加砂仁、枳壳理气消胀;腹痛甚加小茴香、延胡索活血止痛。
阅读:3.1W
慢性前列腺炎的脉象表现
小结:脉滑数,膀胱湿热所致;脉弦,肝郁所致;脉细涩,淤滞所致;脉沉细无力,脾气下陷所致。
阅读:3.1W
风热郁结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风证、结证、热郁、舌边红、风证、热证、郁证、便秘、烦躁、肛门坠胀、肛痒、肛灼、焦虑、精神不振、口苦、脉微数、尿赤、情绪不稳、神志异常、失眠、睡眠障碍、苔滑、苔腻、心烦、咽干、易怒。
病因:风热郁结,气血蕴滞证。憎寒壮热无汗,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舌苔黄腻,脉数。
阅读:3.1W
猪肉绦虫病和囊虫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癫痫、结节、消化不良、腹泻、腹隐痛、肌酸痛、肌无力、记忆减退、失明、视力下降、视力障碍、四肢麻木、体重下降、听力下降、头痛、头晕、意识障碍、胀痛。
病因:绦虫病的病因,主要是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牛肉、猪肉所致。
阅读:3.1W
肝火上炎鼻衄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鼻衄、肝火上炎、弦数脉、耳鸣、烦躁、口苦、目赤、目赤易怒、目眩、情绪不稳、舌红、苔黄、易怒。
备注:若阴液亏耗,口鼻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者,可去车前子、泽泻、当归,酌加玄参、麦冬、女贞子、旱莲草;阴虚内热,手足心热,加玄参、龟甲、地骨皮、知母。
阅读:3.1W
硬皮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病理性Q波、抗核抗体阳性、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抗着丝点抗体阳性、类风湿因子升高、血沉加快、干燥综合征、雷诺综合征、脱肛、消化不良、心悸、营养不良、嗳气、大便失禁、反酸、腹痛、腹胀、腹胀腹痛、干咳、关节痛、红斑、呼吸困难、口干、毛发稀疏、呕吐、皮肤光亮、气短、气短胸痛、瘙痒、上腹胀、烧心、神志异常、水肿、无汗、胸痛、胸灼、牙齿浮松、阳痿、抑郁、皱纹消失。
病因: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炎性、变性、增厚和纤维化进而硬化和萎缩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此病可以引起多系统损害。其中系统性硬化除皮肤、滑膜、指(趾)动脉出现退行性病变外,消化道、肺、心脏和肾等内脏器官也可受累。
阅读:3.1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