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气阳虚弱变态反应性鼻炎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变态反应性鼻炎、气阳虚弱、鼻膜红赤、鼻膜红肿、鼻痒、便干、大便干结、口干、口苦、流清涕、脉细弱数、尿黄、喷嚏、疲乏、舌红、苔淡黄、涕稠、心烦。 备注:可加知母、黄柏、牡丹皮。

阅读:3.1W

肺脾气虚鼻干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鼻干、肺脾气虚、鼻痒、便溏、乏力、腹胀、咳喘、咳喘自汗、脉细弱、面色发白、纳呆、气短、舌淡白、苔白、无力、自汗。 病因:脾主运化,肺主输布,肺脾气虚,水谷精微不能上输于鼻,鼻失濡养,故鼻孔干燥。

阅读:3.1W

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肺出血、钩端螺旋体病、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恶寒、发绀、高热、咯血、寒战、急暴、咳嗽、咳痰、气促、身痛、痰中带血、头痛、胸闷。 病因: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接触带菌的野生动物和家畜,钩体通过暴露部位的皮肤进入人体而获得感染的人畜共患病。在钩体血症基础上,出现咳嗽、血痰或咯血,根据胸部 X片病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心肺功能表现。

阅读:3.1W

血瘀瞳神紧小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瞳神紧小、血瘀、涩脉、淤血、胞睑肿痛、目痛、目胀、视力下降、视力障碍、头痛、血灌瞳神。

阅读:3.1W

肺热炽盛舌燥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肺热炽盛、舌燥、数脉、发热、汗出、喉痛、咳嗽、咳痰、渴喜冷饮、气喘、舌红、苔黄燥、痰稠、痰黄、胸痛。 病因:多由肺热炽盛,热灼伤津所致。

阅读:3.1W

肾阴阳两虚证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虚劳、尺弱、尺散、尺涩、尺虚、关濡、肾证、虚证、肾系阳虚、肾系阴虚、带下病、关格、滑精、癃闭、遗精、重舌、不孕、耳鸣、渴喜热饮、口干、蜷卧、舌红、手足心热、水肿、苔白、畏寒、小便清长、眩晕、咽干、阳痿、腰膝酸软、余沥不尽。 病因:因体虚久病,阴虚及阳,或阳损及阴,肾阴肾阳俱虚所致。

阅读:3.1W

小儿癫痫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小儿、癫痫、肠鸣、抽搐、独语、腹痛、汗出、记忆减退、角弓反张、面苍白、呕吐、强直、情志不畅、失语、妄听妄视、妄想、小便失禁、斜视、意识障碍。 病因:癫痫俗称"羊儿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因复杂的、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综合征。是由阵发性、暂时性脑功能紊乱所致的惊厥发作。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肌肉抽搐、意识、感觉及情感等方面短暂异常。主要因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键全,大脑皮层受到刺激产生过度异常放电所致。惊厥时绝大多数小儿不省人事、两眼紧闭或半睁,眼球上翻、牙关紧闭、口角抽动、头向后仰,四肢反复屈伸,口唇青紫,身体强直,持续十几秒钟到数分钟。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小儿癫痫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各异,首先要查明病因确定诊断。选择恰当的适宜的治疗,患儿遵照医生嘱咐按时、按量服药,绝大多数患儿病情得到控制或治愈。

阅读:3.1W

婴幼腹泻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腹泻、白细胞增多、初生、红细胞增多、小儿、血钾降低、惊厥、便黄、便绿、便血、肠鸣、唇干、大便酸臭、蛋花便、发热、烦躁、腹胀、昏迷、精神萎靡、口干、黏液便、呕吐、皮肤干燥、嗜睡、水样便、头昏、脱水、囟门下陷。 病因: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期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致病因素分为三方面: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本病如治疗得当,效果良好,但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小儿生命。

阅读:3.1W

湿热肠痈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肠痈、湿热、滑数脉、弦数脉、便秘、包块、恶心、反跳痛、腹痛、腹泻、纳呆、呕吐、舌红、苔黄腻、压痛、壮热。

阅读:3.1W

肝阴不足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肝证、阴亏、弦细脉、弦细数脉、左关疾、左关微、左关细、三气少阳、肝胆阴虚、少角丁木、肝证、阴虚、熬夜、潮热、盗汗、动甚、耳鸣、急躁、筋惕肉瞤、口干、目干、目涩、目眩、情绪不稳、舌红、视力模糊、视力障碍、手足蠕动、苔干、苔少、头晕、胁痛、胁隐痛、心烦、羞明、眩晕、咽干、易怒、肢体麻木。 病因:因阴虚不足,肝失濡养所致。

阅读:3.1W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免疫球蛋白升高、血沉加快、血红蛋白减少、发热、肝肿、汗多、淋巴结肿、纳差、脾肿、体重下降、消瘦。 病因: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ngioimmunoblasticlymphadenopathy, AILD)曾被称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伴异常蛋白血症(AILDwithdysproteinmia)、淋巴肉芽肿 X(Lymphogranulomatosis X),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 Frizzera等首先提出,是一种病因未明的 T淋巴细胞调控失常,致 B淋巴细胞经抗原启动后过度增殖的疾病。多数病人呈良性经过,部分病人晚期可转化为免疫母细胞淋巴瘤或外周 T细胞淋巴瘤,故可能为一种淋巴瘤前期状态。最近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发现 AILD有克隆性 TCRβ基因重排,因此认为 AILD是肿瘤性病变。本病特点为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贫血、发热和高γ球蛋白血症。

阅读:3.1W

急性心包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急性、心包炎、C反应蛋白升高、PR段下移、ST段上移、ST段上移弓凹、T波高耸、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减少、发绀、发热、乏力、烦躁不安、腹胀、干咳、关节痛、急性面容、咳嗽、面苍白、疲乏、声嘶、疼痛、体重下降、吞咽不利、心痛。 病因:急性心包炎是由心包脏层和壁层急性炎症引起的综合征。临床特征包括胸痛、心包摩擦音和一系列异常心电图变化。病因较多,可来自心包本身疾病,也可为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临床上以结核性、非特异性、肿瘤者为多见,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症等病变易累及心包引起心包炎。其治疗包括对原发疾病的病因治疗、解除心脏压塞和对症治疗,自然病程及预后取决于病因。

阅读:3.1W

血虚阴亏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血虚、阴亏、细脉、细数脉、亏证、气血不足、虚证、血虚、阴虚、便秘、心悸、便干、便结、唇淡、唇淡白、大便秘结、盗汗、盗汗失眠、地图舌、耳鸣、甲淡白、健忘、精神萎靡、咳嗽、咳嗽气短、口干、脉无力、面色无华、目涩、目眩、尿频、气短、颧红、舌淡白、舌津少、失眠、手足心热、睡眠障碍、苔白、苔少、苔无、痰少、体重下降、头晕、午后发热、消瘦、心烦、心烦心悸、咽干。 疾病预后:乏力、头晕、失眠等阴血不足。

阅读:3.1W

湿热阻络四肢疼痛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湿热阻络、四肢疼痛、滑脉、滑数脉、濡数脉、不安、发热、烦闷、关节红肿、关节痛、红肿、渴不欲饮、尿赤、尿浊、情绪不稳、舌红、苔黄腻、疼痛、肢痛、周身重痛、灼热。 病因:由于外感湿热病邪、或素有蕴湿复感热邪,或湿邪日久化热,湿热蕴结闭阻经络而成。

阅读:3.1W

肝郁脾虚腹泻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腹泻、肝郁脾虚、弦脉、嗳气、窜痛、舌淡白、食欲不振、食欲减退、矢气、苔白、吞酸、完谷不化、胁胀、胀痛。 病因:肝气横逆,克伐脾土而致泻,以气滞为主。每由情绪紧张,精神刺激而诱发。《景岳全书·泄泻》日:"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

阅读:3.1W

寒邪犯表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表证、寒邪、浮紧脉、浮数脉、左寸紧、表证、寒证、鼻塞、恶寒、恶寒发热、耳鸣、耳胀、发热、高热、咳嗽、流涕、脉沉紧有力、脉浮紧有力、面青白、舌红、身痛、苔白、苔黄、听力下降、头身痛、头痛、无汗、战栗。 别名:表实寒证、寒邪束表证

阅读:3.1W

洪脉-胸满气逆

小结:脉象:右手寸脉洪。可能的健康问题:肺热过盛,肺失清肃,导致胸部胀满、呼吸困难。 [延伸辨证及确诊] (1)秋天或者其他燥热的天气穿得过厚,或者吃得太多,导致胃热犯肺。 (2)口干舌燥,咽喉发烫,喜欢饮冷水。 (3)胸口胀满发闷,呼吸急促,感觉呼出来的气都是热的。 (4)大便干燥,甚至便秘。 [专家提示]肺火旺盛达到洪脉的程度大多发生在秋季,一方面秋燥正盛、暑邪未去,如果加衣太早,遇到天气热的时候会导致燥邪、热邪同时犯肺。所以在秋天适当秋冻是符合养生原理的。但是需要注意,秋冻可以冻手、冻脸,但是不能冻脚。饮食调养上以宣肺清火、滋阴润燥为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有清火润燥作用的梨和百合。 藿香粥原料藿香15克,粳米50克。做法锅内加水烧开,下淘净的粳米和藿香煮粥,至米熟烂即可。用法每日1-2次,不拘时温服。

阅读:3.1W

阴虚火旺络损暴盲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络损暴盲、阴虚火旺、细数脉、唇干、耳鸣、久病、口干、舌红、头晕、五心烦热。 备注:出血初期宜加荆芥炭、白茅根以凉血止血;反复发作日久者可加浙贝母、昆布以软坚散结。

阅读:3.1W

复发性口腔溃疡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反复、口腔溃疡、凹陷、口疮、口疳、红晕、溃疡、疼痛、灼痛。 病因:复发性口腔溃疡一般指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阅读:3.1W

消瘦-脾胃虚弱证-苔薄白或少、淡白、嫩舌

小结:舌淡白而嫩,苔薄白或少,脉虚或弱。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苍白,手掌黄,易疲乏,四肢倦怠,食欲不佳,或有嗳气,腹部胀满,或腹部隐痛,大便不成形或稀溏。应以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为主。

阅读:3.1W

燥黄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黄疸、燥证、发黄。 病因:燥黄之为病,以应兑卦,全非水湿外现,唯胸前皮肉少黄,而一身上下,眼目不黄。此肺金燥极,黄发胸前,乃假象耳。茵陈止用七八分,入寸冬、栀子、芍药、陈皮、天冬、玄参、花粉、白芥子久服。

阅读:3.1W

阴虚体质

小结:本体质症状与证候为:阴虚质、虚劳、细数脉、阴虚体质、偏阴虚质、便秘、不寐、糖尿病、心悸、遗精、燥红质、背痛、鼻干、闭经、便干、潮红、潮热、大便干结、盗汗、多动、多梦、耳鸣、发热、烦躁、反酸、泛吐酸水、干咳、喉痛、急躁、健忘、经少、咳嗽、口干、口渴欲饮、冷饮、脉细数、面热、目干、目昏、目涩、尿黄、皮肤干燥、少眠、舌红、舌津少、失眠、手足心热、睡眠障碍、苔少、痰少、体重下降、消瘦、胁痛、心烦、眩晕、眼花、咽干、腰酸。 预防:阴虚体质的人平素适当进些滋补阴液以及甘凉滋润的食物,如糯米、藕、黑木耳、银耳、甘蔗、梨、百合、山药、枸杞、麦冬、鳖、龟肉、海参、阿胶等。可选用枸杞、百合、银耳、麦冬、山药煲瘦猪肉、鸭肉、猪肺汤。忌食辛辣刺激性、温热香燥、煎炸炒爆的物品;少食过分温热燥热的食物,以免耗伤人体阴液,如辣椒、大蒜、韭菜、花椒、桂皮、干姜、丁香、羊肉、狗肉等。

阅读:3.1W

薄白苔、齿痕红舌

小结:舌质红,舌苔薄白,舌边有明显齿痕。多为痰湿阻滞,有热。此舌象患者或有身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等现象。这种舌象多是由过食肥甘厚腻以及辛辣食物、久坐不动、过度劳累等导致的。应以健脾除湿、化痰清热为主。

阅读:3.1W

后葡萄膜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脉络膜炎、黑影、飘影、眼目、闪辉、视力下降、视力障碍、视物变形。 病因:后葡萄膜炎又称脉络膜炎,因脉络膜和视网膜邻接,脉络膜发炎时往往波及视网膜,所以又称为脉络膜视网膜炎。脉络膜炎的特点是无眼部疼痛,但有视力下降及明显眼前黑影。

阅读:3.1W

心咳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心证、咳嗽、心证、喉痹、矢气、心痛、咽梗、咽肿。 病因:心咳是由心病传于肺所引起的一种内伤咳嗽,属五脏咳之一。病机多为心气不足,心血瘀阻,通过"百脉"而病传于肺,血瘀津停为饮,肺气郁而上逆所致。

阅读:3.1W

热闭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有:闭证、热证、伏脉、滑数脉、热、实极、闭证、不语、发热、厥冷、口渴、狂乱、脉伏有力、脉滑数、脉有力、面红、气粗、舌红、身热、神昏、苔黄、言语不清、谵语、指端独冷。 病因:(1)病因病理学术语。如邪热闭肺则咳逆喘促;膀胱热闭则小便痛涩,淋沥不通等。 (2)病证名。指中风闭证中以热象为主的病证,称为热闭。

阅读:3.1W

肋间神经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神经炎、胁肋、慢性胸痛、刺痛、咳唾引痛、灼痛。 病因:肋间神经因为各种原因(病毒、创伤等)出现的炎症反应,就是肋间神经炎,常表现为肋间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疼痛常呈针刺样、烧灼样,与肋间神经走行一致,呈带样分布。

阅读:3.1W

湿热阻痹身痛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身痛、湿热阻痹、滑数脉、骨节痛、身热、苔腻、灼热。 病因:湿邪夹杂火热之邪,循经而游走,上下致痛,始为寒湿邪气内侵,久而化热,湿热痹阻阳气,阳气不外达,故而关节遇冷则痛。

阅读:3.1W

气滞痰凝睾丸炎与附睾炎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睾丸炎与附睾炎、气滞痰凝、滑脉、痰滞、结节、触痛、粗肿、舌红、苔腻。

阅读:3.1W

高碳酸血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心律失常、呆钝、低血压、昏迷、头昏。 病因:最初报道 pHY于1965年,由 Bendixen和他的同事偶然发现,在pH值>7.20-7.25, PaO2正常、PaCO2>100m mHg情况下患儿存活了。此后 Darioli和 Perret报道了 pHY第1次被用于严重的急性哮喘患者,采用低呼吸频率6-10次/min、低潮气量8-12ml/公斤,防止 PIP超过50cm H20,患儿 PaCO2达90m mHg、持续24h,未发现有威胁生命的气压伤,而且全部存活;最近几年将 pHY用于 ARDS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PIP<40cm H20,潮气量4-7ml/公斤,PaCO2维持于66.5(38-158)m mHg,偶有120m mHg以上,pH值7.26(6.79-7.45)并未纠正酸中毒,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预期低。提示 pHY可能改善预后。严重呼吸衰竭的成人应用低通气维持较高的 PaCO2即 pHY,避免了肺的损伤。用于早产儿是否可以有相同的效果。有两份回顾性研究显示新生儿期使用高通气量的呼吸支持、低水平的 PaCO2促进肺损伤、增加脑出血、脑瘫发生的危险,反之一定范围的高碳酸血症可降低这种并发症。然而,由于对 pHY的临床认识不足及副作用的顾忌,一直未用于临床实践。直到1995年 Jobe的前瞻性试验及一些作者的推荐,才在儿科中开始应用。

阅读:3.1W

风热犯表舌燥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风热犯表、舌燥、浮数脉、恶寒发热、汗出、喉痛、喉痒、渴喜冷饮、舌淡白、苔黄。 病因:多由外感风热,热灼伤津所致。

阅读:3.1W

食积小儿便秘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食积、小儿便秘、沉脉、便秘、便结、大便秘结、恶心、腹胀、口臭、脉有力、尿黄、尿量异常、尿少、呕吐、舌红、食欲不振、食欲减退、手足心热、苔黄厚、脘胀、指纹紫黯。 备注:食积重者,加炒麦芽、炒谷芽、炒莱菔子、鸡内金;积滞化热者,加连翘、胡黄连;大便干结甚者,加郁李仁、瓜蒌仁。

阅读:3.1W

气滞血瘀克罗恩病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克罗恩病、气滞血瘀、细涩脉、紫黯、便溏、刺痛、乏力、腹胀痛、积块、纳差、舌青紫、舌瘀斑、舌瘀点、神疲、体重下降、消瘦。

阅读:3.1W

宿食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有:沉滑脉、沉紧脉、促脉、浮滑脉、伏脉、滑脉、滑数脉、结脉、紧脉、涩脉、舌尖灰黑、寸弦、关滑、红绛黄腻、红舌尖灰、霉酱苔、霉酱无苔、舌根灰滑、中霉浮厚、嗳腐、不能食、腹痛、饥不欲食、脉沉伏、脉滑短、脉滑数有力、脉结有力、脉弦长、食欲不振、食欲减退、头痛、吞酸、脘痞、下利、胸闷。 病因:宿食,或称"宿滞"、"食积"或"伤食"。由于脾胃运化失常,或脾胃有寒,食物经宿不消,停积胃肠,故名。初起多有胸烷痞闷、恶食、嗳腐吞酸、舌苔厚腻等症状。

阅读:3.1W

夹痨伤寒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痨证、伤寒、大渴引饮、恶风、恶寒、发热、乏力、烦渴、烦躁、倦怠、口渴、皮热、气喘、气短、日晡潮热、舌不知味、嗜卧、四肢不收、头痛、味觉下降、无力、心烦、壮热、自汗。 病因:痨之一症。皆因气虚怯弱之人。困乏劳伤之后。中气不足。下流肝肾。阴火独旺则发热头痛。营卫失守。则恶风恶寒。或兼感风寒。内外生热。其势更剧。

阅读:3.1W

风热犯表恶寒发热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恶寒发热、风热犯表、浮数脉、汗出、喉痛、喉痒、咳嗽、身热、苔黄、头痛。 病因:多由感受风热,正邪相争于肌表所致。

阅读:3.1W

风热咳嗽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风热、咳嗽、浮数脉、滑数脉、恶风、发热、干咳、汗出、喉痛、咳声低怯、咳痰不爽、口干、口渴、脉浮数、脉滑数、气粗、舌红、身热、苔薄黄、痰稠、痰多、痰黄、痰黏、涕黄、头身痛、头痛、无痰、咽干、咽喉肿痛、咽痛、肢酸。 备注:咳嗽重者,合麻杏石甘汤;发热甚者,加生石膏、鱼腥草、黄芩;咳甚痰多者,加瓜蒌皮、天竺黄、葶苈子;喉核赤肿甚者,加射干、青果。

阅读:3.1W

鱼鳞风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咽喉、菱鳞、劳房、疮疖、发白、发痒、忿怒、浮肿、寒热、肌肉麻木、溃脓、流黄水、麻木、脓臭、脓血、皮肤干燥、渗液、痛痒。

阅读:3.1W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舌胖大、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口疮、疲劳、贫血、刺痛、发育迟缓、乏力、皮肤苍白、气促、气急、情绪不稳、体重下降、头晕、消瘦、心律不齐。 病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一种以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为特征的疾病,通常指同型半胱氨酸>15µmol/升。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可在 B类维生素的辅助下循环转化为蛋氨酸或半胱氨酸,缺乏维生素B会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证明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认知障碍和骨质疏松相关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阅读:3.1W

小儿泄泻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小儿、泄泻、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便黄、便绿、便黏、便频、便溏、唇红、大便酸臭、恶心、发热、烦渴、烦躁、腹痛、腹胀、腹胀腹痛、精神萎靡、口渴、目陷、纳差、呕吐、皮肤干燥、水样便、四肢厥冷、完谷不化、无泪、囟门下陷。 病因:因感受外邪,或内伤饮食、七情,致使脾胃虚弱,脾失运化所致。

阅读:3.1W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白细胞增多、尿潴留、肛门坠胀、会阴坠胀、慢性面容、尿急、尿频、尿痛、尿灼、小便困难。 病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是泌尿系常见疾病,临床上以青壮年多见,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病程迁延,可反复发作。患者一般病程较长、症状较重,不但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而且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经尿道逆行性感染是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重要感染途径。随着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前列腺炎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该病缺乏客观的、特异性的诊断依据,临床诊断时应与可能导致盆腔疼痛和排尿异常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排尿异常为主的患者应明确有无膀胱出口梗阻和膀胱功能异常。

阅读:3.1W

薄黄腻苔、裂纹暗红舌

小结:舌质暗淡,颜色较红,苔薄黄腻,舌面上有裂纹。多为脾虚胃热。此舌象患者或有大便溏泄、身重体倦、口苦口干、恶心呕吐、心烦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状。这种舌象多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肥甘厚腻等饮食不当引起胃火过盛导致的。应以健脾益气、清胃降火为主。

阅读:3.1W

李斯特菌感染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白细胞增多、春季、单核细胞增多、夏季、败血症、虫蛇咬伤、共济失调、皮肤溃疡、伤寒、蚊蛉咬伤、细菌感染、谵妄、恶心、发热、腹泻、肝肿、高热、昏迷、肌痛、焦痂、狂躁、脓肿、呕吐、皮疹、脾肿、头昏、头痛、畏寒。 病因:李斯特菌感染:该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不易被冻融、强光等环境因素所杀灭。土壤、烂菜、污水、江河水道、饲料中均可有该菌存在,因此常被人和动物所携带。污染的动物性食品如:牛奶、鸡肉、冷藏食物可致感染暴发流行。

阅读:3.1W

阴虚痰阻哮鸣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哮鸣、阴虚痰阻、细数脉、痰滞、喘息、盗汗、烦躁、气喘、舌红、舌津少、苔黄、痰黏、痰少、体重下降、消瘦、咽干。

阅读:3.1W

近视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飘影、视力疲劳、不能久视、眯眼、目痛、目突、目胀、屏幕依赖、视力下降、视力障碍、眼震、夜甚。 别名:能近怯远

阅读:3.1W

气滞湿郁羊水过多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气滞湿郁、羊水过多、弦滑脉、不能卧、喘息、腹大、气喘、舌淡白、苔腻、胸膈胀满、肿胀。

阅读:3.1W

风热赤眼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风热、目赤、便秘、白睛红赤、胞睑红肿、鼻塞、眵多、眵黏、恶寒发热、浮肿、流泪、目涩、目痛、目痒、尿赤、头痛、灼热。

阅读:3.1W

饮停胸胁胸痛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胸痛、饮停胸胁、滑脉、咳嗽、气喘、舌淡白、胁痛、胁胀、胸闷、胀痛。

阅读:3.1W

高胆固醇血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高胆固醇、高血脂、血沉加快、血清总胆固醇升高、脂蛋白a升高、动脉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心肌梗死、高血压、血压升高、掌黄。 病因:高胆固醇血症一般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又称家族性高β脂蛋白血症。临床特点是高胆固醇血症、特征性黄色瘤、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FH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遗传性高脂血症,也是脂质代谢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可导致各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出现,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

阅读:3.1W

阴竭阳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阴竭阳脱、唇干、汗出、昏迷、口干、脉虚数、面白、目陷、气短、舌干、头昏、息微、肢冷。

阅读:3.1W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