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瓜子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51

小结

本品为冷门中药本草,可用于:肠风下血、肠炎、肺痿、黄疸、痢疾、下消化道出血、赤白痢、咳嗽、吐血。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肺痿吐血,黄疸,痢疾,肠风下血。

性味

味酸;苦;性平。

归经

归肺;大肠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

别名

赤雹子、马雹儿子、土瓜仁、土瓜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王瓜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anthescucumeroides (Ser.) Maxim.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摘成熟的果实,对剖,取出种子,洗净后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质藤本。块根纺锤形,肥大。茎细弱,多发枝,具纵棱和槽,被短柔毛。卷须2歧,被短柔毛。叶互生;叶柄3-10cm,具纵条纹,密被短茸毛和疏短刚毛状软毛;叶片纸质,阔卵形或圆形,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具细齿或波状齿,长5-13(-19)cm,宽5-12(-18)cm,常3-5浅裂至深裂,或有时不分离,裂片卵形或倒卵形,上面深绿色,被短绒毛和疏散短刚毛,下面淡绿色,必被短茸毛,基出掌状脉5-7条,细脉,网状。花雌雄异株;雄花总状花序,或1单花与其并生,总花梗长5-10cm,具纵条纹,被短茸毛;花梗短,约5mm,被短茸毛;小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3mm,全缘,被短茸毛,稀无小苞片;花萼筒喇叭形,长6-7cm,基部径约2mm,全缘,被短茸毛,稀无小苞片;花萼筒喇叭形,长6-7cm,基部径约2mm,先端径约7mm,被短茸毛,列片线状披针形,长3-6mm,宽约1.5mm;花冠白以,裂片长圆状卵形,长14-15(-20)mm,宽约6-7mm,具极长的丝状流苏;雄蕊3,花丝短,分离;退化雌蕊刚毛状;雌花单生,花梗短,长0.5-1cm,子房长圆形,均密被短柔毛,花萼花冠与雄花同。审查实卵圆形,卵状椭圆形或球形,长6-7cm,径4-5.5cm,成熟时橙红色,平滑,两端钝圆,具喙;果柄长约5-20mm,被短柔毛。种子横长圆形,长7-12mm,宽7-14mm,被短柔毛。种子横长圆形,长7-12mm,宽7-14mm,深褐色,两侧室大,近圆形,径约4.5mm,表面具瘤状突起。花期5-8月,果期8-11月。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呈长方体十字形,分3室,两端每室外边各有一圆形凹陷或成小孔状,室内中空。中间1室外围有1人宽环,长1-1.2cm,宽6-8mm。表面灰棕色或黑褐色,有时两端略呈亮灰色。全体粗糙,有众我的小突起。体轻,种皮坚硬,破开后,中间室内可见2片长方形的子叶,油性大。气微,味淡。以粒大、饱满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 红棕色。 (1)种皮表皮细胞为1列栅状细胞,断面观呈类长方形,长短不一;角质层淡黄棕色或几无色,厚薄不匀,约至22μm; 表面观呈类多角形,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可见波状弯曲的角质细条纹,有的表皮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结晶。 (2)厚壁细胞为靠外侧的种皮厚壁细胞,多成片存在,细胞较大,壁较厚,黄棕色。 (3)石细胞数个成群,或单个散在,细胞较小,壁甚厚,红棕色,呈类方形、类圆形、圆形、圆多角形或类长方形,有的有少数分枝,直径25-68μm,长约至132μm,壁厚6-23μm,孔沟明显,胞腔内充满黄棕色或红棕色物,其中包埋有草酸钙方晶,也有1个石细胞含2个结晶。 (4)星状细胞形状不规则,具数人分枝或突起,细胞直径11-27μm,壁稍厚者无色或淡棕色,较厚才棕色,木化,纺孔明显。 (5)草酸钙方晶呈类主形、双锥形或类多角形,直径3-11μm,长至17μm。 (6)色素块红棕以,大小不一,散在。 (7)子叶细胞充满类圆形和类多角形糊粉粒,直径2-15μm; 并含脂肪油滴和脂类物质。

化学成分

种子含脂肪油15%,油中含栝楼酸(Tri-chosanicacid).还含氨基酸,其中愉谷氨酸(Glutamicacid),精氨酸(Arginine),天冬氨酸(Asparticacid)和亮氨酸(Leucine)的含量较高。此外,还含γ胍基丁酸(γ-guanidinobutyricacid),α,β-二氨基丙酸(α,β-diaminopropionicacid),豆甾烷醇(Stigmastanol)

各家论述

1.《药性论》:主小便数遗不禁。 2.《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治黄病,生用:治肺痿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炒用。 3.《本草衍义》:治头风。 4.《纲目》:治反胃吐食。 5.《本草汇言》:土瓜子,润肺化痰,清火止血之药也。此药寒润流利,故《大氏方》称为润心肺,止吐血之暴热;凉肝脾,退黄疸之久延。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