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类风湿因子升高、免疫球蛋白升高、结节、皮肤溃疡、鼻塌、关节酸痛、红斑、肌肉麻木、肌酸痛、麻木、意识障碍、肢端坏死、周身不适。
治法
辩证论治本病由风邪疠毒传染致病,一般不论轻型、重型,治疗均宜祛风化湿,活血杀虫,选用专方专药,长期服用。具体用药如下: (一)万灵丹、神应消风散、磨风丸第1天服万灵丹l粒,温酒送下,第2-4天服神应消风散,每天6克,早晨空腹温酒送下,第5-6天服磨风丸,每天2次,温酒送,连续循环应用,至痊愈为止。 (二)一号扫风丸成人初服6克,每天2次,3天后如无呕吐、恶心等反应,可每次加1.5克,至第8天后,每天3次,但不用增加剂量。 (三)蝮蛇酒每次15ml,每天1-2次。 (四)苍耳草膏每天3次,开水冲服。其他疗法外治法:苦参汤洗涤溃疡处,并用狼毒制成糊剂,涂于患处,或用七三丹、红油膏外敷。腐脱新生后,改用生肌散、红油膏外敷,日久不愈合,污秽而腐肉多者,宜化腐生肌,外用麻风溃疡膏。
临床表现
临床以遍身麻木,皮肤出现红斑、结节、片状肿块,形若蛇皮,晚期可致眉落、脱发,或目损,鼻崩,唇裂,足底穿溃等畸形为特征的慢性疫病。
None
大麻风、疠风
病因
因长期密切接触麻风病人,麻风疠毒内侵血脉,损伤皮肤、筋脉经络及五脏所致。
疾病预后
麻风,中医病名。麻风又称大风、疠风,是因感受风邪疠毒而致肌肤麻木不仁的慢性传染病。以主要侵犯皮肤粘膜与周围神经、病程较长、症状变化多、临床表现呈多种类型为临床特征。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