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眩晕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产后、眩晕、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减少、有恙。
治法
一、辨证要点产后眩晕首当辨其虚实,分清脱证与闭证。本病属"三冲"证范围,无论虚实都属急危重症,均须及时救治,必要时进行中西医结合抢救。 二、治疗原则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三、证治分类 1、血虚气脱治则:益气固脱。 2、血瘀气闭治则:行血逐瘀。
临床表现
一、辨证要点产后眩晕首当辨其虚实,分清脱证与闭证。本病属"三冲"证范围,无论虚实都属急危重症,均须及时救治,必要时进行中西医结合抢救。 三、证治分类 1、血虚气脱 主证:产后失血过多,突然晕眩,面色苍白,胸闷心悸,恶心呕吐,渐至昏不知人,眼闭口开,手撒肢冷,冷汗淋漓,舌淡无苔,脉微欲绝,或浮大而虚。 2、血瘀气闭 主证:产后恶露不下或量少,小腹阵痛拒按,甚则心下急满,气粗喘促,神昏口噤,不省人事,两手握固,牙关紧闭,面色紫黯,唇舌均紫,脉涩。
检查
一、诊断依据 1.病史发病在分娩后数小时内。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滞产、产时失血过多、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病史,有助诊断。 2.症状头晕目眩,不能起坐,或晕厥,不省人事,心胸满闷,恶心呕吐,或痰涌气急,甚则昏迷不醒。 3.检查 (1)产科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子宫收缩情况,软产道有无损伤,阴道出血过多(分娩后尤其在24h内的大量出血),或恶露甚少。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以及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等有关凝血功能的实验室检查,有助诊断。 (3)其他检查:心电图、心脏功能检测、血压测量等可辅助诊断。 二、病症鉴别产后眩晕与产后郁冒相鉴别:虽都可见眩晕症状,但产后郁冒是因产后亡血复汗感受寒邪所致,症见头眩目瞀,郁闷不舒,大便反坚,但头汗出;而产后血晕则多由产后阴血暴亡,心神失养,或瘀血停滞,气逆攻心所致,晕来势转,病情严重,临床诊断时以不省人事,口噤,甚则昏迷不醒为其特点。产后眩晕,《金匮要略》称为郁冒,后世称为血晕、血运、血厥。两者都发生于新产之际,症急事危。子痫产前有肢体,面目浮肿,头晕目眩,高血压,蛋白尿等病史可参考。且有典型抽搐,可鉴别。
病因
产后眩晕,中医病名。是指分娩以后,出现突然头晕眼花,不能坐起,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口噤神昏,不省人事或痰涌气急,甚则神识昏迷等一系列症状的病证。 《金匮要略》称"郁冒"又后世称"血晕""血运"、"血厥"。为产后危证之一,如不及时抢救,易致暴脱。可与西医"羊水栓塞"互参。
备注
血虚气脱代表方参附汤。变证:若阴道池血量多不止,则在上方中加姜炭、黒芥穗,以增强止血之力。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