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推拿法
小结
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耳鸣。
耳鸣(Tinnitus)是指外界无声源而自觉耳内或头颅鸣响的一种五官科常见病证。它既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临床上耳鸣极为常见,在头颅鸣响者也称“颅鸣”或“脑鸣”。临床上耳鸣与耳聋经常伴随出现,但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对患者造成的困扰亦不同,应区别对待。现代医学的原发性耳鸣等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施术。
1.治法:调气通窍。 2.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抖法、震颤法、擦法。 3.取穴与部位:风池、颈夹脊、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外关、八髎、颈部、耳周、后项部、腰骶部。 4.操作: (1)颈项部操作 患者取坐位,医者站其侧后方,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在颈部两侧施术,操作3~5遍,重点于风池和颈夹脊穴施术。 (2)耳周及后项部操作 患者仰卧,医者坐其头侧,用拇、示、中指按揉耳围及后项部,自上而下3~5遍;然后按揉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外关穴,每穴1分钟;最后用拇指和示指捏住耳郭做牵抖法5~10次,然后用中指插入耳内做快速震颤法1分钟。 (3)腰骶部操作 患者俯卧,医者用手掌擦腰骶、八髎穴,以透热为度。
来源
耳鸣的性质有虚有实。实者多因风邪侵袭、痰湿困结或肝气郁结所致;虚者多因肝肾亏虚或心血不足所致。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风邪外袭 风邪侵袭肌表,营卫不和,肺失宣降,风邪循经上犯清窍,与气相搏,而致耳鸣。 2.痰湿困结 素食肥甘厚味,痰湿内生,积滞中焦,致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调,湿浊之气上蒙清窍,而致耳鸣。 3.肝气郁结 情志不畅,气机阻滞,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火循经上扰清窍,而致耳鸣。 4.肝肾亏虚 年老肾亏,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宗脉空虚,耳失所养,而致耳鸣;思虑过度,劳倦内伤,心血不足,不能濡养清窍,而致耳鸣。
临床应用
1.耳鸣起病较慢,病程较长,所需治疗时间较长,应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坚持治疗。 2.注意诊查寰枕关节和上颈椎的关节对称性,如果诊断出关节活动度减少或有压痛,应当在压痛的关节处施以软组织放松手法和关节调整手法。 3.注意检查颞颌关节周围肌肉,如咬肌,翼内、外肌等,若发现肌紧张,采用软组织类手法施术。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