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化学伤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8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化学伤、眼目、白细胞增多、角膜混浊、结膜充血、结膜水肿、溃烂、流泪、水疱。

治法

急救措施 立即就近彻底冲洗,去除残留化学物质,抗炎、散瞳,预防感染,加速创面愈合,防治睑球粘连等并发症。 1.现场急救脱离接触之并无,尽快而充分地冲洗,是处理酸碱烧伤最重要的一步。及时彻底冲洗能将组织损伤减低到最小的程度。特别对于碱烧伤,冲洗必须争分夺秒。应立即就地取材,用大量净水反复冲洗。冲洗时应翻转眼睑,转动眼球,暴露穹窿部,将结膜囊内的化学物质彻底洗出。无净水时,用其他水源即可。应至少冲洗30分钟。注意冲洗液压力不要过大,冲洗要及时、有效。如不合并颜面严重污染或灼伤,亦可采取浸洗,即将眼浸入水盆中,频频瞬目,效果也好。在急救是,应立即去除残留化学物,尤其要仔细检查结膜穹窿部有无隐藏的化学物质颗粒,如石灰等留下的小颗粒,可用粘有眼膏的棉签粘取之。 2.中和溶液的应用酸性物质烧伤可用2%-3%碳酸氢钠溶液,碱性则以2%-3%硼酸溶液、0.5%-1%乙酸溶液、1%乳酸溶液、2%枸橼酸溶液或3%氯化铵溶液等弱酸性溶液中和,或结膜下缓冲液注射。理论上这些为理想方法,但实际应用却成效甚少,一般不作为主要措施,仍以清洁水及时、彻底冲洗为主。 疾病治疗 药物治疗 1.局部和全身应用大量维生素C10%注射剂结膜下注射0.5-1ml,或50-100mg,每日一次。全身可大量口服及静脉输入。口服0.3克/次,每日3-4次,可促使结缔组织的形成,减少角膜溃疡和穿孔的发生率,对组织愈合起一定的作用。 2.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近年研究表明,化学灼伤后第一周及第4-5周局部及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是安全的,能有效地减轻组织的急性损害,减少炎性渗出和因渗出物堵塞或机化造成继发性青光眼的机会。但第2-3周为危险期,可能会导致溃疡加剧和穿孔,应避免使用。 3.肝素灼伤后早期结膜下注射肝素,每日一次,每次375U(稀释至0.3ml),对溶解角膜缘血栓,疏通和回复血循环,减少角膜溃疡和穿孔的发生率具有一定效果。 4.自家血疗法从患者自身静脉抽取1.5ml新鲜血液。立即注入角膜缘的球结膜下0.5-1ml即可。隔日或每3日施行一次,7次为一疗程。可刺激机体增强免疫力,改善局部血循环和营养状况,加速创面愈合。 5.胶原酶抑制剂的应用可滴用10%枸橼酸钠溶液,或2.5%-5%半胱氨酸溶液点眼,全身应用四环素类药物,每次0.25,每日4次。 6.防治感染眼局部滴抗生素眼液,如氯霉素、庆大霉素眼药水等,每日滴眼3-4次,涂抗生素眼膏保护创面,必要时可考虑全身抗感染治疗。 7.0.5% EDTA(依地酸二钠)可能促使钙质排出,可用于石灰烧伤病例。8.1%阿托品每日散瞳。 手术治疗 1.前房穿刺可清除房水中的碱性物质,减少其对角膜内皮细胞及眼内组织的损伤,宜早,最好在24小时内施行。 2.球结膜切开球结膜水肿明显时刻予放射状切开,以减轻组织压力、改善循环、排除结膜下毒性液体,并可用于中和冲洗。 3.切除坏死组织,防止睑球粘连如果球结膜有广泛坏死,或角膜上皮坏死,可做早期清创,只对于坏死接近脱落的组织才予以清除。球结膜缺损较多时可做羊膜移植、粘膜或对侧球结膜移植。每次换药时应用玻璃棒分离睑球粘连,或安防隔膜,以防止睑球粘连。出现角膜溶解变薄时,需行带角膜缘的全板层角膜移植术以挽救眼球。 4.晚期针对并发症进行治疗,如手术纠正睑外翻,睑球粘连,进行角膜移植术等。

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酸性化学伤: 1)酸向眼内渗入较慢,病变部边缘较为清晰; 2)酸灼伤病变一般为非进行性,常在灼伤后数小时内科判断其预后如何; 3)角膜上皮很少呈片状脱落; 4)角膜、结膜和虹膜的广泛侵润或纤维素性虹膜炎较少见; 5)对于血管的侵犯,如早期强烈的结膜水肿、贫血、出血以及虹膜血管的贫血现象,不如碱性灼伤显著; 6)组织坏死一般限于酸接触面,内眼组织如晶状体的损伤较少见;晚期并发症病例亦较碱性灼伤少见。碱性化学伤:1)碱性化学物质渗入组织的速度快; 2)灼伤病变一般为进行性的,其接触面常呈扇状扩散; 3)病变边缘不清,灼伤组织呈无色或灰白色; 4)角膜上皮常有片状脱落; 5)由于碱性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并能使组织蛋白溶解成为可溶性的蛋白化学物,因而使组织的破坏逐渐深入,即使碱性物质未曾接触的周围组织,亦可引起病变,造成广泛而较深的组织坏死,形成深层瘢痕收缩,从而发生睑球粘连,以及眼内组织发生剧烈的炎症反应和破坏作用,终致全眼球炎或继发性青光眼、眼球萎缩等。 临床表现 一.根据酸碱性化学物质烧伤后眼部的组织反应,可分为轻、中、重三种不同程度的烧伤。 1.轻度烧伤多有弱酸或稀释的弱碱引起。眼睑结膜轻度充血水肿,角膜上皮可有点状脱落或水肿,角膜缘无缺血或缺血<1/4.数日后水肿消退,上皮修复,不留瘢痕,无明显并发症,视力多不受影响。 2.中度烧伤可由强酸或较稀的碱类物质引起。眼睑皮肤可起水疱或糜烂;结膜水肿,出现缺血坏死;角膜实质深层混浊水肿,角膜缘缺血1/4-1/2.治愈后可遗留角膜斑翳,影响视力。 3.重度烧伤大多是强碱引起。眼睑、结膜出现广泛的缺血性坏死,呈灰白色混浊;出现巩膜坏死,角膜全层混浊甚至呈瓷白色,甚至穿孔,角膜缘缺血>1/2.伤后2周,新生血管可侵入角膜,角膜组织逐渐修复。角膜溃疡愈合后可引起角膜白斑;角膜穿孔愈合后可形成前粘性角膜白斑、角膜葡萄肿或眼球萎缩。由于结膜上皮缺损在愈合时可形成睑球粘连、假性翼状胬肉等。最终可引起眼表、眼球结构和视功能的严重损坏。眼睑、泪道的酸碱烧伤还可引起眼睑畸形,眼睑闭合不全、溢泪等并发症。 二.按部位分为: (一)化学性结膜角膜炎主要为车间空气中化学烟雾、气体、粉尘刺激所致,可为短时间高浓度的暴露,也可为较长时间低浓度的暴露。表现有明显的眼部刺激症状如眼痛、灼热感或异物感、流泪、眼睑痉挛等,眼部检查可有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有损伤,但无角膜实质层的损害,视力一般不受影响,预后良好。 (二)眼睑灼伤常是面部或全身灼伤的一部分。轻度灼伤时眼睑皮肤充血、肿胀,重者起水疱,肌肉、睑板等均可受到破坏。灼伤如在内眦附近,则伤后瘢痕变化常造成泪点或泪小管的阻塞,引起泪溢。面积广泛的灼伤,则可形成睑外翻、睑裂闭合不全,睑内翻,睑球粘连等。 (三)眼球灼伤主要指结膜、角膜和巩膜的灼伤。临床上常以组织学的急性破坏、修复及其结局为依据,将其灼伤后的临床演变过程分为急性期、修复期和并发症。 1.急性期一般认为从灼伤后数秒钟至24小时。主要表现为结膜的缺血性坏死,角膜上皮脱落,结膜下组织和角膜实质层水肿、混浊,角膜缘及其附近血管广泛血栓形成,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前房积脓,晶状体、玻璃体混浊及全眼球炎等。 2.修复期伤后10天至两周左右。组织上皮开始再生,多形核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亦伴随血管新生进入角膜组织,巩膜内血管逐渐再通,新生血管开始侵入角膜,虹膜睫状体炎趋于稳定状态。 3.并发症期灼伤2-3周后即进入并发症期,表现为反复出现的角膜溃疡,睑球粘连,角膜新生血管膜,继发性内眼改变如葡萄膜炎、白内障和青光眼等。在临床上,从灼伤开始至角膜组织完全修复,炎症过程是贯穿始终的。一些患者在灼伤后数小时内尚存有一定视力,随着病情进展,特别是进入并发症期以后,由于反复溃疡,葡萄膜炎,白内障,前房角结构遭破坏等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病情常有很大的不同,病人亦有时轻时重的主观感觉。因而细致观察掌握整个病理发展过程,对指导正确处置,判断治疗措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原则就会被许多现象迷惑而延误治疗时机。

病因

眼部化学伤主要是由强酸(硫酸、硝酸、盐酸等)、强碱(石灰、稀氨溶液水、氢氧化钠等)的溶液,粉尘或气体等接触眼部而发生。多发生于化工厂、施工场所和实验室。眼化学伤的严重与否与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剂量、作用方式、受伤部位、接触时间、接触面积、化学物质的温度、压力、治疗是否合理及时等有关。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