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蝗叮伤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蚂蝗、咬螫、鼻出血、风团、鼻衄、鼻塞、出血不止、红斑、坏死、尿痛、瘙痒、血尿。
治法
1.水蛭若已吸附在皮肤上,切不可用手强拉,以免吸盘断在伤口内引起流血不止。 2.采取如下办法取出水蛭: (1)用手掌或鞋底连续拍击虫体,水蛭可白行退出脱落。 (2)取食盐或浓醋、白酒、旱烟油置于虫体表面,数分钟至10余分钟,水蛭可自动退出。 (3)水蛭进入阴道、鼻腔、尿道时不要惊慌,也不可用手强行拉出,可在局部涂蜂蜜、香油或青鱼胆,水蛭会自动退出体外。亦可用2%普鲁卡因加1%肾上腺素浸湿棉球塞入阴道或鼻腔内或用浓盐水灌注,几分钟后水蛭失去活力然后取出。 3.被水蛭咬伤的皮肤涂搽消炎药,以防继发感染。
临床表现
临床以叮咬处局部流血不止,轻微痒痛等为特征的出血性虫螫伤病。
检查
当人在水中劳动或游泳时被水蛭咬伤,取出水蛭后伤口会流血不止,但水蛭不会钻入皮内。初咬时一般不觉疼痛或仅感瘙痒,直到吸血后离去或取掉水蛭时才感到疼痛,局部皮肤可见到一个三角形的伤口,周围皮肤可出现红斑或风团,严重者可出现大疱及坏死,个别的可出现全身反应或休克。较小的水蛭有时可钻入阴道引起阴道流血,亦可侵入尿道引起尿痛或血尿。在池塘洗脸、游泳或饮生水时,水蛭可钻入鼻腔,引起间歇性鼻塞、鼻衄、鼻痛、流涕及鼻内蠕动感。水蛭咬伤多见于小腿、足背及浸水部位。
病因
因蚂蝗叮咬皮肤,损伤血络所致。
疾病预后
蚂蟥叮伤是以吸盘吸附于暴露在外的人体皮肤上,并逐渐深入皮内吸血。被咬部位常发生水肿性丘疹,不痛。因蚂蟥咽部分泌液有抗凝血作用,伤口流血较多。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