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脊疳、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力低下、疱疹、盗汗、发热、腹泻、淋巴结肿、疲乏、体重下降、消瘦。
治法
整体对策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 HIV感染的有效药物。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 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一般治疗对 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 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对艾滋病前期或已发展为艾滋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随着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 HIV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痊愈艾滋病被发现的40年时间里,全球仅两位患者确认治愈,即均使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在2020年7月的第23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来自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的临床研究人员公布巴西一名男子可能已成为第一个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即得到治愈的艾滋病患者。2020年8月26日,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美国麻省总医院、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拉根研究所,哈佛大学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研究团队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题为" Distinctviralreservoirsinindividualswithspontaneouscontrolof HIV-1"。该研究通讯作者为拉根研究所的免疫学家 Xu Yu教授。研究团队发现,在某些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而能够控制病毒复制的 HIV-1感染者中,病毒经常整合到人类基因组的特定区域,其中的病毒转录受到抑制。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究分析的一例患者可能实现了 HIV的清除性治愈(Sterilizingcure)。
临床表现
临床以早期乏力,发热,盗汗、消瘦,容易感冒、咽炎,肌痛、关节痛,皮疹,继则伴见不明原因的臖核肿大、高热不退,皮肤黏膜溃疡,恶心、腹泻,出血,甚则多脏器损害等为特征的以性传播为主的疫病。
检查
机体免疫功能检查主要是中度以上细胞免疫缺陷包括:CD4+ T淋巴细胞耗竭,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CD4<200/μl, CD4/CD8<1.0,(正常人为1.25-2.1),迟发型变态反应皮试阴性,有丝分裂原刺激反应低下。NK细胞活性下降。各种致病性感染的病原体检查如用 PCR方法检测相关病原体,恶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检查。HIV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检测法、免疫印迹检测法、放射免疫沉淀法等,其中前三项常用于筛选试验,后二者用于确证试验。PCR技术检测 HIV。
病因
因禀质虚薄,恣情纵欲,或母体遗毒,胎毒化热,或共用针具,感染艾滋病疫毒所致。
疾病预后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 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在艾滋病病毒潜伏期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