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损伤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2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心肌、损伤、C反应蛋白升高、QRS低电压、QT间期延长、ST段上移、ST段下移、ST段延长、T波低平、病理性Q波、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尿肌红蛋白阳性、异常Q波、原发ST段下移、心悸、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气促、胸痛。

治法

1、治疗原则 为驰缓肥厚的心肌,防止心动过速及维持正常窦性心律,减轻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和抗室性心律失常。 2、目前主张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及钙通道阻滞剂治疗。 3、对重症梗阻性患者可作介入或手术治疗,植入 DDD型起搏器、消融或切除肥厚的室间隔心肌。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缓慢,有气急,甚至端坐呼吸,浮肿和肝肿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部分病人可发生栓塞或猝死。症状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 主要体征为心脏扩大,75%的病例可听到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呈奔马律。常合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心脏阴影明显增大,心胸比多在60%以上。肺常瘀血。 2、心电图:主要见心房颤动,传导阻滞和各种心律失常.其他尚有 ST-T异常,低电压,R波减低及病理性 Q波,多系心肌广泛纤维化的结果,但异常 Q波有时需与心肌梗塞相鉴别。 3、心音图:可见第三心音和(或)第四心音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这些均为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反映。有时可在心尖区或三尖瓣区记录到全收缩期杂音,系因相应瓣膜环扩大而致相对性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所致,需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鉴别。 4、超声心动图:示左室扩张,左室流出道扩大,室间隔、左室后壁运动减弱,提示心肌收缩力下降。二尖瓣本身无变化,但前叶和后叶可呈镜面像,且振幅减小。 5、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可见左室舒张末期压、左房压和肺毛细血管契嵌压增高,心搏量,心脏指数减低。心室造影可见左室扩大,弥漫性室壁运动减弱,心室射血分数低下。冠状动脉造影多无异常,有助于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鉴别。 6、心内膜心肌活检:可见心肌细胞肥大、变性、间质纤维化等,缺乏特异性,但有时可用于病变的程度及预后评价的参考。 7、心脏核素检查:可见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左室容积增大,心搏量降低,心肌显影缺损。

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但病毒性心肌炎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病毒对心肌的直接伤害,或是体液、细胞免疫反应的存在致使心肌炎后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其他可能尚有遗传、代谢异常、中毒等因素的存在。

备注

以心腔扩张为主,肉眼所见有心室扩张,室壁多变薄,可见纤维化瘢痕,常有附壁血栓。瓣膜、冠状动脉多无改变。组织学上以心肌细胞的肥大、变性,特别是纤维化等程度不同的病变混合出现,男多于女2.5:1,本病年发病率为5-10/10万。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