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8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损伤、中枢神经、QT间期延长、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癫痫、共济失调、步态异常、大便失禁、恶心、乏力、肌肉麻木、麻木、呕吐、呛咳、头痛、吞咽困难、无力、小便失禁、言语不清、运动障碍。

治法

1、病因治疗:尽可能针对原发病因就行有效治疗 2、药物治疗: a、一线镇痛药物: i.钙通道阻滞剂:普巴瑞林,是在加巴喷丁基础上研制出的新一代药物,加巴喷丁 ii.三环类抗抑郁药 iii.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iv.局部用利多卡因 v.抗惊厥药:卡巴西平等 b、二线镇痛药物 i.弱阿片类镇痛药:曲马多 ii.强阿片类镇痛药:吗啡等 c、其他镇痛药物:如局部辣椒素、美金刚、某些抗癫痫药等 3、其他治疗措施: a、注重患者宣教和加强护理 b、物理疗法:温热疗法、寒冷疗法、水疗、光疗等 c、心理治疗:包括生物反馈和行为治疗等。

临床表现

1、疼痛定位:中枢痛难以定位,过去通常强调这一概念,主要来源于中枢痛扩展到身体大部分,如:身体整个右侧或左侧,或下半身。也可仅累及一只手或手的桡侧或尺侧或半个脸。广范围中枢痛患者,相对容易描述疼痛区域。大多数中枢痛是广泛分布而不是散在分布,病变位置决定疼痛部位。 2、疼痛的性质:中枢痛的性质并不是固定性的,而可以是任何性质的,换言之,不总是烧灼性或触物感痛(Disaethetic)性,而是多样性,并且患者之间变异也很大。 3、疼痛的强度:从低到极高不等,旣使疼痛强度轻或中等,患者评价这种疼痛是严重的,这是因为其难忍性持续性给患者带来痛苦。 4、发作和时态:中枢痛在有病变后立即出现或延迟几年,长达2-3年,例如,中风后疼痛大部分发生在中风后2-3周之内。大多数自发性中枢痛,是持续存在,并没有无痛间隔。

病因

引起中枢性系统病变的疾病都可引发中枢性神经痛。包括: 1、脑脊髓血管损伤:梗死,出血,血管畸形都有撕裂样持续性病变累及丘脑 2、多发性硬化:脑桥、延髓、脊髓多发性硬化 3、创伤性脑损伤 4、脊髓空洞症,延髓空洞症 5、脓肿、肿瘤 6、病毒,梅毒致脊髓炎症 7、癫痫 8、帕金森病等

备注

中枢性神经痛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或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疼痛。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