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疬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乳房、串珠、男性乳房肥大症、乳房肿块、压痛、胀痛。
治法
辩证要点 本病乳头属肝,男子乳房属肾,故以肝肾辩证为主。 治疗原则 本病应以疏肝理气、化痰软坚为基本治疗原则 肾气亏虚者,应给予补益肝肾治疗,偏肾阳虚者,宜温阳化痰,偏肾阴虚者,宜滋阴化痰。 证治分类 (1)肝气郁结证 主证:乳房部肿块胀痛,触之疼痛,伴性情急躁,遇事易怒,胸闷胀痛,舌质偏红,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代表方: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 常用药:白术、柴胡、当归、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芍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乌梅。 (2)肾气亏虚证 主证:乳房肥大,乳中结核,乳房微痛。肾阳虚者,伴面色咣白,腰腿酸软,精神不振,形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沉弱,偏于肾阴虚者,伴面色晦暗,心烦失眠,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弦细。 治法:补益肝肾,化痰软坚。 代表方:六味地黄汤加减。 常用药: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 其他疗法 1.药膏疗法:阳和解凝膏涂敷患部。 2.手术切除:对保守治疗无效,或怀疑有恶变者,或乳房过大影响美观者,宜行保留乳头的乳房切除术或单纯乳房切除术。
临床表现
临床以男性、儿童单侧或双侧乳晕部发生扁圆形肿块,触之疼痛等为特征的乳房病。
病因
因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肝肾亏虚,冲任失调,肝失所养,气滞痰凝所致。
疾病预后
男子由于肾气不充,肝失所养;女子因冲任失调,气滞痰凝所致。中老年男性发病多因年老肾亏,或房劳伤肾,虚火自炎,或情志不畅,气郁化火,皆能灼津炼液成痰,导致痰火互结而成。
预防
本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病情重者,没有及时治疗,正气比较弱,易致乳房神经纤维瘤、乳房单纯囊肿、乳房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并发症。 1.积极治疗原发病,因肿瘤引起者应行肿瘤切除;因药物引起者应停用有关药物:因肝病引起者应用护肝药物。2.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
备注
乳疬,中医病名。是以男性、儿童单侧或双侧乳晕部发生扁圆形肿块,触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乳房异常发育症。分为男性乳房发育异常和儿童乳房发育异常两大类,前者见于中、老年男性,多为继发性;后者见于10岁左右儿童,多为原发性。西医则称为乳房异常发育症。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