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不全梗阻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幽门梗阻、饱胀、恶心、拒食、呕吐、上腹痛。
治法
一般幽门梗阻的病人,不宜施行紧急手术,如经过3-5天胃肠减压,病人能恢复饮食,病情逐渐好转,说明痉挛和水肿的因素得到消除,可继续观察。必要时重复钡餐检查。反之,如减压无效则说明为瘢痕性狭窄,必须采取手术治疗。如有恶性肿瘤的证据,无疑更须积极采取手术措施。 内科治疗 矫正失水与电解质紊乱是治疗幽门梗阻的首要问题,因为丢失胃酸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碱中毒。因此入院后可以先给生理盐水2000ml,待尿量增加,便须加入氯化钾溶液40-60mmol(1克氯化钾含钾13.3mmol),即15%氯化钾溶液20-30ml,低钾性碱中毒严重者甚至每天应补充6-8克的氯化钾。水分的补充则用5%-10%葡萄糖溶液。按每天基础需要量2500ml计算,外加每天从胃管吸出的量和失水量的一部分。因此每天输入液体量,除按血化学测定结果输入适量的电解质溶液外,不足水分以葡萄糖液补充。其次,是使扩张的胃经持续减压得到复原。炎症水肿消失,胃壁肌层的张力得以恢复。如梗阻为幽门痉挛或黏膜水肿所致,则于梗阻消除后,按溃疡病调节饮食和相应的药物。 外科治疗 经短期内科治疗无效,说明瘢痕挛缩为引起幽门梗阻的主要因素。或经检查诊断为胃溃疡,尤其是有恶变可疑者,于非手术疗法使炎症水肿消失后,应择期行手术治疗。 既往所采用的单纯引流术,如幽门成形术或胃空肠吻合术,不能解决溃疡病的问题。因此现在普遍施行胃切除术或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者以选择性或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为主,而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已很少应用。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加胃窦切除术,并作胃十二指肠吻合,曾经被认为是治疗幽门梗阻最好的手术,但有时十二指肠不易游离。则作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加胃窦切除术,而后行胃空肠吻合术。近来主张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而不加幽门成形术者较多。如果溃疡位于幽门部的前壁,在作幽门成形术时应将溃疡切除,但若溃疡是在后壁,则幽门成形术不能同时切除溃疡,只有行胃窦切除才能切除溃疡,或将溃疡旷置。总之,为幽门梗阻施行手术,首要任务是解决梗阻,其次是根治溃疡病,究竟那种术式效果好,主要根据病情来考虑:病人的年龄、全身情况、胃酸的高低、胃炎的程度,以及溃疡所在位置,还要考虑术者对各种术式的熟练程度。如病情不允许作复杂手术,可选择简单引流手术,以解决当务之急。
临床表现
一般病人都有较长溃疡病史,随病变的进展,胃痛渐见加重,并有嗳气、反胃等症状。病人往往因胃胀而厌食,抗酸药亦渐无效。由于胃胀难忍,病人自己用手指伸入咽部引诱呕吐。吐出物通常为数小时以前所进的饮食,不含胆汁,有腐败酸味。逐渐呕吐频繁,病人因惧腹胀,故晚间不敢进食,但每晚仍将白天所进饮食全都吐出,然后才觉舒适。胃逐渐扩张,上腹部饱满并诉有移动性包块,病人自己和家属都能看出,由于呕吐次数增加,脱水日见严重,体重下降。病人觉头痛、乏力、口渴,但又畏食,重者可出现虚脱。由于胃液丢失过多,可发生手足搐搦,甚至惊厥。尿量日渐减少。最后可发生昏迷。体征:病人消瘦,倦怠,皮肤干燥、丧失弹性,而且可出现维生素缺乏征象,口唇干,舌干有苔,眼球内陷。上腹膨胀显著,能看见胃型和自左向右移动之胃蠕动波。叩诊上腹鼓音,振水音明显。能听到气过水声,但很稀少。Chvostek和 Trousseau征阳性。
检查
1. X线检查 除透视下能见到巨大胃泡以外,应在洗胃后作X线钡剂胃肠造影。可清楚地看见扩大的胃和排空困难(图1)。如为幽门痉挛,可在较长的观察过程中见到幽门松弛时胃内容暂时排出现象。一般在注射阿托品或654-2后亦可观察到幽门松弛,因此容易鉴别,但黏膜水肿和瘢痕挛缩所引起之幽门狭窄,则难以在X线照片上区别。经一段时间内科治疗以后,再作造影,如幽门梗阻情况好转,则可以说明有水肿的因素存在。此外,还能看见溃疡的龛影或十二指肠壶腹部变形,对于鉴别良性或恶性溃疡,亦有80%-85%的可靠性。 2.胃镜检查 纤维胃镜能看出幽门痉挛、黏膜水肿或黏膜脱垂,以及瘢痕性狭窄等不同的病理变化,并可以看出溃疡的大小、位置与形态。对可疑恶性的病例,须作活组织检查。因此胃镜检查能为幽门梗阻的病因提供确切的诊断依据。 3.盐水负荷试验 先将胃内存积的内容物抽吸干净,然后于3-5min内注入生理盐水700ml,30min以后再吸出胃内盐水。若抽出不及200ml,说明无幽门梗阻;若抽出超出350ml以上,则认为有梗阻存在。
病因
位于幽门或幽门附近的溃疡可以因为黏膜水肿、或因溃疡引起反射性幽门环行肌收缩,更常见的原因是慢性溃疡所引起的黏膜下纤维化,形成瘢痕性狭窄,因溃疡病引起的幽门梗阻约占10%。还有的成年人也可发生幽门肌肥大而产生幽门梗阻。幽门痉挛的发作或加重常是阵发性的,可以自行解除梗阻;黏膜水肿可随炎症减轻而获得消退。惟瘢痕挛缩所致幽门狭窄,瘢痕性幽门梗阻,则无法缓解。且不断地加重。幽门痉挛纯属功能性,其余均属器质性病变。幽门黏膜水肿与胃的炎症有关,虽属器质性病变,但可自愈;只有瘢痕性狭窄则非手术不能解决。产生幽门梗阻往往不是单一的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并存所致。因肿瘤造成的梗阻可参见胃癌。
预防
预后:经短期内科治疗无效,说明瘢痕挛缩为引起幽门梗阻的主要因素。经手术治疗解除梗阻后,90%以上可获得满意疗效。 预防:积极有效的治疗溃疡病,防止出现痉挛性、水肿性和瘢痕性幽门狭窄而引起的梗阻。
备注
幽门梗阻指的是胃的幽门部位,由于溃疡或癌瘤等病变所致的食物和胃液通过障碍。它可分为不完全性梗阻和完全性梗阻两大类。幽门梗阻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溃疡病的近期(即活动期)或晚期。其他可以形成幽门梗阻的疾病还有胃窦癌、胃粘膜脱垂及胃结核等。不同病因导致的幽门梗阻其临床治疗及预后不相同。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