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睫状体炎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虹膜炎、睫状体炎、红细胞增多、抗核抗体阳性、流黄水、目痛、渗液、疼痛、夜甚。
治法
1.药物治疗有口服药、滴眼剂或结膜下注射等方式。口服药开始时要给足量,以便迅速控制炎症,最后用最小量维持到炎症活动完全消退为主。前葡萄膜炎局部滴用0.5%可的松或0.05%地塞米松,每日4-5次,或每小时点一次,恢复期减少。有时亦可球结膜下注射即可。对全葡萄膜炎或脉络膜炎患者,可用0.025%地塞米松于结膜下或眼球筋膜下注射,或结合全身给药,病重者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这样足量可以到达眼内组织。 (1)非激素性消炎剂水杨酸钠保泰松及消炎痛有镇痛及消炎作用。主要抑制葡萄膜炎时前房中前列腺素的增高,以达到抗炎或降压的作用,常用阿司匹林。 (2)抗生素若系化脓性前葡萄膜炎可局部或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 (3)免疫治疗对严重的葡萄膜炎和交感性眼炎,使用激素无效时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增强剂。 以调整异常的免疫功能,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 (1)环磷酰胺可以单独使用或配合类固醇治疗。 (2)乙双吗啉每日三次,连服2-3周,停虹膜睫状体炎药1周,再用1-2个疗程。 (3)痛可宁。常用的免疫增强剂有左旋咪唑,用于免疫功能低下者。 2.热敷或短波疗法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炎症吸收。 3.对症治疗 (1)对继发青光眼者可口服醋氨酰胺使眼压下降。 (2)对虹膜膨隆者可行虹膜穿刺或虹膜切除。 (3)对虹膜周边粘连引起继发青光眼者可行虹膜周边切除。 (4)对并发白内障者可在炎症控制下行白内障摘除术。
临床表现
1.症状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减退等症状是本病的主要特征。虹膜睫状体的三叉神经未稍受到毒性刺激,睫状肌的收缩和肿胀组织的压迫产生的疼痛,可反射到眉弓及颊部,睫状体部有明显的压痛,夜间疼痛加剧,急性期常伴有角膜炎症反应而有羞明,流泪视力可突然下降,此因角膜内水肿,角膜后沉着物以及炎性渗出影响光线的进入,睫状体受炎症刺激发生反射痉挛而造成假性近视,晚期可合并黄斑水肿及视神经视网膜炎。 2.体征 (1)睫状充血有明显的睫状充血,严重病例还可形成混合性充血和结膜水肿。 (2)角膜后沉着物房水肿炎性细胞及色素由于角膜后面和虹膜表面的温差,随着前房房水对流的离心力和重力影响粘着炎症后粗糙的角膜内皮上,即角膜后沉着物,沉着物多沉积在角膜中心偏下部呈三角形分布,尖端朝瞳孔区,大颗粒在下,小颗粒在上。根据炎症的性质,渗出物的轻重,时间的长短,大小形态,数量不同而表现各异,大的灰白色羊脂样 KP是慢性炎症的特点;细小灰色尘埃状 KP多见于急性或过敏性肉芽肿性疾患,个别正常人亦可见到白色 KP,而无虹膜炎的表现,为生理性 KP,故应结合临床其他体征进行鉴别确诊。 (3)房水混浊由于炎症使房水中蛋白含量增加,房水变混,在裂隙灯下房水中呈淡恢色反射性反光带,名为 Tyndall征,表示为活性炎症体征,重者可出现纤维素性及脓性渗出物,因重力关系沉积在前房下部显示一液平面即为前房积脓,如果血管破裂,红细胞外溢,即产生前房积血。 (4)虹膜纹理不清虹膜炎时,虹膜血管扩张随之水肿浸润,色泽变暗,虹膜表面纹理不清,在肉芽肿性虹膜睫状体炎时,可望见虹膜结节,有深层和浅层两种,深层者位于瞳孔缘呈半透明小灰色团者称koeppew结节,多见于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早期,数目多少不一,可在数天内消失,浅层结节多在虹膜卷缩轮的附近,故为 Busacca结节,此结节可很快消失,偶而可形成老化和新生血管,炎症反复发作时,虹膜发生萎缩,其表面形成机化膜和新生血管,是为虹膜修复状态。 (5)瞳孔缩小在虹膜炎症早期,由于虹膜充血水肿,细胞浸润,以及渗出物毒素刺激瞳孔括约肌及开大肌同时收缩,而表现出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 (6)玻璃体混浊睫状体和玻璃体相邻,虹膜睫状全炎的细小尘埃及絮状渗出物可以侵入晶体后腔及玻璃体前部,使其混浊。
检查
查视力、眼底和眼压等。
病因
虹膜睫状体炎又称前葡萄膜炎。虹膜发生炎症后常影响睫状体,故临床上单独的虹膜炎或睫状体炎是很少见的。常同时发病。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