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虚寒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8W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里阴、虚寒、沉缓脉、里证、阴盛、痢疾、伤寒、温病、便溏、不渴、不能食、乏力、腹痛、腹胀、懒言、脉沉缓、脉无力、面苍白、面浮、面色无华、面萎黄、面肿、呕吐、少气、舌淡白、神疲、水肿、四肢倦怠、苔薄白、下利清谷、泄泻、眩晕。

治法

温中散寒,温阳祛寒。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满而吐,食不下,下利清谷或便溏薄,口不渴,时腹自痛或眩晕,面虚浮或水肿,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少气懒言,四肢倦怠,神疲乏力,舌淡白,苔薄白而润,脉沉缓无力。

病因

伤寒三阳病失治、误治,以致里虚,邪传太阴;或素体脾胃虚弱,而由寒邪直中引起的虛寒下利及脾虚。

备注

太阴虚寒证乃指伤寒三阳病失治、误治,以致里虚,邪传太阴;或素体脾胃虚弱,而由寒邪直中引起的虛寒下利及脾虚的证候。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