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腹腔积液、血尿素升高、心律失常、紫绀、发热、腹露青筋、肝掌、肝肿、鼓音、呼吸困难、颈脉怒张、淋巴结肿、面苍白、面潮红、面晦暗、面色无华、面萎黄、盆腔肿块、脾肿、身目发黄、水肿、体重下降、下肢浮肿、消瘦、心慌、心肿、压痛、杂音、震颤、蜘蛛痣、肿块。
治法
由于引起腹腔积液的病因甚多,无论是腹腔积液呈漏出性还是渗出性,均可因多种疾病而引起,遇腹腔积液患者时,应尽快地确定其腹腔积液的性质,继而再积极寻找病因。只有针对病因治疗,腹腔积液才可能减少或消失;如果在病因尚未明确,为了减轻大量腹腔积液引起的症状(包括腹胀、呼吸受限等)可进行必要的对症治疗。此外,晚期肝硬化、肝功能严重受损、结缔组织病等所致的腹腔积液,虽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但其腹腔积液常不能完全消退,有时甚至成为顽固性腹腔积液,而仅能进行综合性治疗。 1.限制水、钠摄入腹腔积液患者,尤其是低蛋白血症所致者,应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其次是水的摄入量;饮食上宜进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低盐饮食也适用于所有的漏出性或渗出性腹腔积液患者,目的是尽可能多的将体内多余的水经肾脏排出体外。 2.利尿药为了加速水分从肾脏的排出,可选择使用利尿药。一般应联合使用保钾和排钾利尿药,或者联合使用作用于肾脏不同部位的利尿药,以达到最佳的利尿效果,而又不发生电解质紊乱。 3.补充白蛋白或加速蛋白合成如腹腔积液主要因低蛋白血症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所致,除多进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外,还应适当静脉补充白蛋白,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4.放腹腔积液当大量腹腔积液影响到患者的呼吸或患者腹胀症状重而难以忍受时,可采取放腹腔积液治疗,以减轻症状。每次抽取腹腔积液量以1000-3000ml为宜。 5.腹腔积液浓缩回输、腹腔积液颈静脉回流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如腹腔积液系失代偿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所致,可采用腹腔积液浓缩回输法治疗,即将腹腔积液超滤后将腹腔积液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等物质经颈静脉回输入体内。 6.血管扩张药当腹腔积液为漏出液且量大而利尿效果欠佳时,为改善肾脏的血流供应,可适当应用血管扩张药,例如,静脉滴注川芎嗪或多巴胺有利于增强利尿效果。
临床表现
临床以水停腹内,或叩之有移动性浊音等为特征的症状。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受损、低蛋白血症可提示有肝硬化,大量蛋白尿,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免疫学检查对肝脏和肾脏疾病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通过腹腔穿刺液的检查可确定腹腔积液的性质和鉴别腹腔积液的原因。 2.体格检查 除有移动性浊音外常有原发病的体征。 3.超声及CT检查 不仅可显示少量的腹腔积液、还可显示肝脏的大小、肝脏包膜的光滑度,肝内占位性病变。心脏的大小、结构、心脏流入道及流出道的情况、血流情况。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
病因
多因气滞、血瘀、脾虚失运、湿热蕴结等原因所致。
疾病预后
腹水一般指腹腔积液。正常状态下,人体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少于200ml),对肠道蠕动起润滑作用。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腔积液(Ascites)。腹腔积液仅是一种病征,产生腹腔积液的病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心血管病、肝脏病、腹膜病、肾脏病、营养障碍病、恶性肿瘤腹腔转移、卵巢肿瘤、结缔组织疾病等。
备注
注:常见于臌胀、癥积、痨病等。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