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结膜、炎症、单核细胞增多、胞睑红肿、眵多、出血、触痛、恶心、肌肉麻木、假膜、结膜充血、结膜水肿、颈背痛、淋巴结肿、麻木、目涩、目痛、呕吐、上胞下垂、上肢麻木、上肢酸软、上肢无力、视力模糊、视力下降、视力障碍、水肿、头晕、吞咽不利、下肢无力、心动过速、行步困难、运动障碍、灼热。
治法
1.局部治疗 (1)冲洗结膜囊其作用主要是清洁,常用者为生理盐水、2%-3%棚酸溶液或1:5000-1:10000升汞(或高锰酸钾)溶液。 (2)不要遮盖患眼因结膜炎时分泌物很多,如果把患眼遮盖,分泌物不易排出,而集存于结膜囊内,且遮盖后会使结膜囊温度升高,更有利于细菌的繁殖,使结膜炎加剧。 (3)局部用药抗菌药物或抗病毒滴眼剂。根据病原学诊断,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可用0.5%-1%硝酸银,滴眼时要翻转眼睑,将眼液滴于睑结膜上,滴眼后稍停片刻,即用生理盐水冲洗。或用棉签蘸少量药液,涂于睑结膜表面,随即用生理盐水冲洗。 2.全身治疗对于严重的结膜炎,如淋球菌性结膜炎等,需结合全身用药治疗。
临床表现
结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是各种结膜炎的共同特点,炎症可为单眼或双眼同时/先后发病。 1.症状患眼异物感、烧灼感、眼睑沉重、分泌物增多,当病变累及角膜时可出现畏光、流泪及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2.体征结膜炎的体征是正确诊断各种不同结膜炎的重要依据。 (1)结膜充血结膜血管充血的特点是愈近穹隆部充血愈明显,血管呈网状分布,色鲜红,可伸入角膜周边形成角膜血管翳。 (2)分泌物脓性分泌物多见于淋球菌性结膜炎;黏膜脓性或卡他性分泌物多见于细菌性或衣原体性结膜炎,常可坚固地粘于睫毛,使晨起眼睑睁开困难;水样分泌物通常见于病毒性结膜炎。 (3)结膜水肿结膜炎症致使结膜血管扩张、渗出导致组织水肿,因球结膜及穹隆结膜组织松弛,水肿时隆起明显。 (4)结膜下出血多为点状或小片状,病毒所致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常可伴结膜下出血。 (5)乳头是结膜炎症的非特异性体征,可位于睑结膜或角膜缘,表现为隆起的多角形马赛克样外观,充血区域被苍白的沟隙所分离。 (6)滤泡滤泡呈黄白色、光滑的圆形隆起,直径0.5-2.0mm,但在有些情况下如衣原体性结膜炎,也可出现更大的滤泡;病毒性结膜炎和衣原体性结膜炎常因伴有明显的滤泡形成,被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或慢性滤泡性结膜炎。 (7)膜与假膜膜是附着在结膜表面的纤维素渗出,假膜易于剥离,而真膜不易分离,强行剥离后创面出血,二者本质的不同在于炎症反应程度的差异,真膜的炎症反应更为剧烈,白喉杆菌引起严重的膜性结膜炎;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杆菌、淋球菌、腺病毒、包涵体等均可引起膜性或假膜性结膜炎。 (8)瘢痕基质组织的损伤是结膜瘢痕形成的组织学基础。早期的结膜瘢痕化表现有结膜穹隆部缩窄和结膜上皮下纤维化。 (9)耳前淋巴结肿大病毒性结膜炎常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 (10)假性上睑下垂由于细胞浸润或瘢痕形成使上睑组织肥厚,引起轻度上睑下垂,多见于沙眼晚期。 (11)结膜肉芽肿较少见,可见于结核、麻风、梅毒及立克次体等引起的慢性炎症。
检查
1.结膜刮片 革兰染色和姬姆萨染色初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和结膜的炎症反应特点,如果以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为主,常提示细菌或衣原体感染;如单核细胞增多或出现多核巨细胞,可能是病毒性感染;如上皮细胞胞浆内有包涵体,并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则提示衣原体感染。 2.结膜的细菌学检查、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这些检查有助于病原学的诊断和指导治疗,如考虑是衣原体或病毒感染,可做实验室病原体分离或应用 PCR技术帮助诊断。
病因
结膜炎症性疾病根据病情及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根据病因又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衣原体性、真菌性和变态反应性等;根据结膜的病变特点,可分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慢性滤泡性结膜炎、膜性及假膜性结膜炎等。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