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吴普本草》
【别名】假苏、鼠蓂《本经》,鼠实、姜芥《吴普本草》,稳齿菜《滇南本草》,四棱杆《中药志》。 【基原】为唇形科荆芥属植物荆芥的全草。 【正名释义】荆芥者,其茎如荆,味如芥,故名。 【别名释义】苏恭曰:“假苏即菜中荆芥是也,姜、荆声讹耳。先居草部,今人食之,录在菜部也。”时珍曰:“按《吴普本草》云:‘假苏一名荆芥,叶似落黎而细,蜀中生瞰之。’普乃东汉末人,去《别录》未远,其言当不谬,故唐人苏恭祖其说,而陈士良、苏颂复启为两物之疑,亦臆说尔,日苏、曰姜、日芥,皆因气味辛香,如苏、如姜、如芥也。”《本经》一名“鼠蓂”,《吴普》一名“鼠实”,历代本草未释其义。按《尔雅音训》云:“草菜之号,多取鸟兽之名以为之。”《论衡•物势》云:“鼠者水也。” 故假苏乃以鼠之名取水之意,因其生川泽是也。《论衡•指瑞》云:“莫者,草之实也。”言鼠蓂、鼠实者,盖指其芥穗尔。又按《说文》云:“蔓,菥蓂,即大芥。”鼠蓂也可释为水中之芥。《滇南本草》云:“作菜食,令不染瘟疫,兼之,男妇老幼从不落齿,皆呼为稳齿菜。”又呼为四棱杆蒿,取茎之状。 【推演性能】荆芥茎方主疏散,色紫理血关,其性温,味辛,气芳香。辛可发表以祛风,辛温行气以理血,气香开窍以醒脑。质轻扬而性升散,入肝经为血中之风药,故为风病、血病、疮病要药。又可破结聚气。主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等。 【传说故事】相传古代云贵大旱,民不聊生,百姓以野菜充饥,忽有一老仙飘然而至,随手采一草,谓众人曰;“此草名假苏,邪之将至,参食可避之。”语毕而去。遂传遍乡邻,争相食之,时不多日,果发瘟疫,富豪之家或不食者死亡大半。至此食假苏之习流传于今。且常食者,年逾古稀,从不落齿,民间又呼为“稳齿菜”。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