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通脉针灸方
小结
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闭经、经色紫黯、经血夹块、皮肤紫黯、少腹拘急、经迟、脉沉迟、脉涩、脉弦、少腹痛、舌质淡紫、手足冷痛、温通经脉、痛经。
太渊膈俞大椎关元
温经散寒,活血通脉。主治手足冷痛,肤色紫暗发凉,或少腹拘急疼痛,或月经愆期,痛经,经闭,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舌淡紫,脉沉迟、或弦或涩。
温针灸,或灸法。
各家论述
《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血行于脉中,若寒邪客于脉中则凝滞气机,血行不畅,故见手足冷痛,肤色紫暗发凉;寒滞肝脉则少腹拘急疼痛;寒凝胞宫致冲任失调,则月经愆期,痛经,经闭。大椎、关元:督脉为阳脉之海,大椎属督脉,为督脉与手足三阳之交会穴,乃纯阳之穴;任脉为阴脉之海,关元属任脉,为任脉与足三阴之交会穴,元气出入之要道。取大椎、关元灸之,可温经通络、散寒止痛。太渊、膈俞:脉会太渊、血会膈俞,二穴配伍,灸之可温经通脉、活血止痛。
临床应用
1.寒疝睾丸疼痛,牵引少腹冷痛,肢冷,脉沉弦,可加大敦、归来、三阴交,灸之以暖肝散寒、通脉止痛。 2.月经病月经愆期:加灸命门、血海以温阳暖宫、活血通脉;痛经:加地机、次髎以通经活血止痛;闭经:加中极、归来、次髎以通调冲任。 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加阳陵泉、阿是穴灸之,以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4.厥证若手足厥冷、脉微细欲绝者,加灸神阙、百会以通脉回阳。
备注
1.心俞、太渊、足三里、三阴交、关元俞。温针灸,或灸法。 2.曲池、外关、阳溪、足三里、阴陵泉。温针灸,或灸法。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