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铁传递蛋白
小结
本品为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可用于:肝炎、缺铁性贫血、亚健康。
功能主治
铁的吸收促进剂,提高免疫调节能力,防癌作用,抗菌和抗病毒作用,有防止健康细胞免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作用。
制法
由脱脂乳或乳清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 LF后,用水淋洗脱盐后,再用亲和色谱法精制、冷冻干燥而成。
别名
乳铁蛋白。
性状
淡橙红色至淡红褐色微细粉末。无臭无味,易溶于水(约30%),2%水溶液呈酸性,不溶于乙醇。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有一定的静菌作用。耐热性较弱,65℃加热30min发生热变性。天然品存在于母乳、牛奶以及睡液、眼泪等外分泌液和血浆等中。
化学成分
乳铁传递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78000的一种糖蛋白)及乳清蛋白质等。LF分子中有乳糖、甘露糖等糖苷基和多肽,结合有两个分子的铁,一般蛋白质含量93%,铁含量150-250mg/公斤。
药理作用
1.铁的吸收促进剂。LF对铁离子有极高的亲和力,是一种很理想的铁载体,能增加铁的生物利用率,促进对铁的吸收。因为 LF能与铁结合后转运至肠道的特殊接受细胞后再释放出铁以使机体吸收。曾对小鼠进行试验,在饲以缺铁性饲料的同时,比较硫酸亚铁和 LF对血红蛋白的作用,结果发现,如单纯用硫酸亚铁,每日用量需达200μg方能使血红蛋白实现正常,如加用 LF,则仅需50μg即可达到正常,而仅用50μg硫酸亚铁者几乎不起作用。而铁剂的过高用量会引起胃肠不适、铁中毒、降低其他无机盐的吸收利用等副作用。有一种"铁-乳铁传递蛋自片剂",每片含元素铁7mg和 LF100mg,给人服用每天1片,共5周,结果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上升(有显著差异性)。铁在 LF溶液中的加入量不能超过其饱和点,超过即失去结合能力和无效。 2.提高免疫调节能力。经口授予、脾脏细胞的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显著上升,在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小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各种免疫细胞表面,存在有对 LF的接受器。因此,当血清中含有0.3-0.5μg/m L的 LF时,就可导致中性白细胞的释放。在一般非感染情况下,由 LF所诱发的中性白细胞的产生量和释放量均较低,而当发生感染时,其产生量为平时的6倍,释放量则增加20倍。对 LF的各种免疫调节作用,无论体内或试管内,均证实 LF有显著的促进中性白细胞或小吞噬细胞的吞食作用及杀灭作用,促进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化、淋巴细胞、中性白细胞的增殖调节等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能促进多形核白细胞(Poymorphonuclearneutrophilleukocyle-PMN)或小吞噬细胞捕食细胞、病毒,并于细胞内将其杀死(细胞毒性作用)。 (2)能促进多形核白细胞的内白细胞溶菌素-8(Interleukin-8,即 IL-8)的释放。 (3)促进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化。 (4)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 (5)抑制淋巴腺体核糖核酸的转化作用。 (6)对混合淋巴腺的 LL-1、IL-2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释放有抑制作用。 (7)对补体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3.防癌作用。日本津田等曾用致癌物二甲基-氧化偶氮(Azoxymethane)对大鼠进行皮下诱癌试验,同时在饲料中加入 LF0.2%和2%,比较两者大肠癌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致癌率为57.5%,补充 LF的分别为15%和25%(P<0.01及 P<0.05)。日本国产癌症中心发现,LF有预防大肠癌发生和扩散作用。饭卿等用家鼠样本在皮下移植癌细胞(肺转移系 Co26Lu癌细胞),然后经口授予 LF30mg/(Kg·d)的剂量连续口授21天后,肺癌转移数有明显抑制效果(P<0.01)。 4.对婴幼儿的保护作用。在母乳中加入 LF100mg/100m L,用以喂养出生时低体重婴儿,结果婴儿大便中双歧杆菌有明显增加,粪的pH值下降,溶菌酶的活性和有机酸含量上升。 5.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对大肠杆菌(包括大肠杆菌 O157)、沙门氏菌、葡萄球菌、李斯特菌乃至发癣菌等致病性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并能预防疱疹和艾滋病病毒进入哺乳动物细胞。抑制丙型肝炎病毒的增殖而无副作用。 6.有防止健康细胞免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作用。曾将丙肝病毒和 LF一起添加到肝脏细胞中进行一起培养,8天后检查,肝脏细胞未受到丙肝病毒的感染。
贮藏
有强吸湿性,应密闭包装后贮于阴冷处,避免高温。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