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周围炎推拿法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1.7K

小结

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肩痛、压痛、发凉、活动不利、肌肉痉挛、疼痛、萎缩、夜间加重、肿胀、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炎(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Joint)是指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又有“五十肩”​“漏肩风”​“冻结肩”之称,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一般发于单侧,左右侧无明显差异。本病属中医“肩痹”范畴。

1.治法 初期以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为主;中期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为主;后期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为主。 2.手法 㨰法、按法、揉法、拿法、一指禅推法、弹拨法、摇法、扳法、搓法、擦法、抖法。 3.取穴与部位 肩内陵、肩髃、肩贞、秉风、天宗、臂臑、曲池、肩关节周围。 4.操作 (1)㨰揉肩周 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侧,以一手托起患肢,另一手用㨰法或按揉法在肩前部、肩后部施术;然后用㨰法、揉拿法于三角肌部施术,同时配合患侧肩关节被动外展、前屈、后伸和内旋、外旋运动,时间约5分钟,以舒筋活血、解痉通络。 (2)推揉穴位 医者站于患侧,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在肩内陵、肩髃、肩贞、秉风、天宗、臂臑及曲池等穴施术,手法宜深沉缓和,以酸胀为度,时间约3分钟,以活血止痛。 (3)揉拨肩周 医者将患肩抬至最大上举幅度,分别在肩前部、胸大肌、肱二头肌短头肌腱处和肩后部、大圆肌、小圆肌及冈下肌处,用按揉法、弹拨法施术,手法宜深沉缓和,时间约3分钟,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4)托肘摇肩 医者站于患侧,进行托肘摇肩或大幅度摇肩施术,操作时幅度应由小渐大,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做5~8次,以松解粘连,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5)肩关节杠杆扳法 医者站于患侧,前臂置于患肩腋下,另一手置于患肢肘部,使患肢肘关节于胸前屈曲约90°。此时医者将置于腋下的前臂上抬,同时置于肘部的手以一定力量向患者胸前推动,至有明显阻力时保持30秒再放松,再按上法重复操作3~5遍​,以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功能。 (6)搓抖肩部 医者站于患侧,双手合抱患肩做抱肩搓揉法和肩关节擦法,以透热为度;然后用搓法从肩关节至前臂往返操作3~5遍,外展约60°行抖上肢1分钟,以舒筋活络。

来源

肩关节周围炎的发病多与年龄、气候环境、劳损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等有关。 1.外感风寒湿邪 中年以后,形体气血渐衰,骨节疏弛,复感风寒湿邪,致使肩部气血凝滞,筋失濡养,筋脉拘急,发为本病。 2.损伤 肩关节活动范围大,关节灵活,活动频繁,关节囊薄弱,参与肩部活动的肌肉、韧带、滑囊多,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摩擦、挤压和牵扯,而致非特异性炎症或退变;肩部的急慢性劳损,可造成关节周围韧带、肌腱、关节囊广泛性炎性渗出、水肿、增厚、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3.肩周软组织病变 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病变,如冈上肌肌腱炎、肩袖损伤、肩峰下滑囊炎等,日久也可引起肩关节功能障碍。上肢其他部位的骨折或脱位后的固定,使肩关节长期处于不活动状态,也可引起肩关节粘连。本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炎症期、粘连期和肌肉萎缩期。炎症期由于局部充血、炎性渗出、水肿明显,刺激神经末梢而导致疼痛剧烈,其功能障碍为主动运动受限明显,而被动活动则不明显;粘连期由于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广泛性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此期疼痛明显减轻,而关节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均受限;肌肉萎缩期由于粘连日久,关节功能障碍出现失用性肌萎缩,尤以三角肌、冈上肌萎缩明显,萎缩的程度与病程的长短有关。

鉴别

1.神经根型颈椎病 受刺激或压迫的颈脊神经走行方向有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伴有针刺样或过电样麻感;一侧或两侧上肢有放射性痛、麻,伴有发沉、肢冷、无力、握力减弱;肩关节活动正常,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2.肩峰下滑囊炎 疼痛部位在肩外侧深部,并向三角肌止点放射;活动受限以外展、外旋为主。 3.冈上肌肌腱炎 压痛点常位于冈上肌肌腱的止点,即肱骨大结节之顶部和肩峰下滑囊区、三角肌的止端,疼痛弧试验阳性。

各家论述

1.病史 有肩部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史。部分可由肩部急性损伤、脱位、骨折后引起。 2.症状 (1)急性期 肩周炎的早期。肩部持续性疼痛,多数是慢性疼痛,有的只觉肩部不舒适及有束缚的感觉。疼痛多局限于肩关节的前外侧,可延伸到三角肌的抵止点。常涉及肩胛区、上臂或前臂。活动时,如穿上衣时耸肩或肩内旋时疼痛加重,不能梳头洗脸,患侧手不能摸背。以后肩痛迅速加重,尤其夜间为甚,患者不敢患侧卧位。 (2)慢性期 肩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肩关节挛缩僵硬逐渐加重呈“冻结状态”​。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受限。梳头、穿衣、举臂,向后解带均感困难。此期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2~3个月。 (3)恢复期 肩痛基本消失,个别患者可有轻微的疼痛,肩关节慢慢地松弛,关节的活动度也逐渐增加,外旋活动首先恢复,继则为外展和内旋活动。恢复期的长短与急性期和慢性期的时间有关。冻结期越长,恢复期也越长;病程短,恢复期也短。整个病程短者1~2个月,长者可达数年。 3.体征 (1)压痛 肩部无明显肿胀。压痛点广泛,以结节间沟、肱骨大结节、喙突、肩峰下滑囊几处最为多见。 (2)活动受限 轻者仅为内、外旋活动受限。检查时应将肩胛骨固定再做运动检查,并且把双侧肩关节加以对照,即可显出患侧肩关节存在的活动障碍;重者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尤其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明显,甚至可因活动不当引起刀割样疼痛。 (3)肌肉痉挛或萎缩 部分持续性疼痛者可出现肩关节周围肌肉的痉挛,病程长者会产生三角肌萎缩。 (4)感觉异常 个别病人因并发血管挛缩而出现同侧上肢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患肢中远段肿胀、发凉、疼痛等现象。 4.辅助检查 X线检查可排除骨质病变。病程较久者可有骨质疏松,肌腱、韧带有不同程度的钙化。MRI检查可以确定肩关节周围结构信号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炎症,可以作为确定病变部位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关节镜检查可以发现肩肱关节囊纤维化、增厚等异常。

临床应用

1.治疗前,应先拍摄肩关节X线片,以排除骨关节病变;由于骨折而继发的冻结肩,须待X线检查显示骨折完全愈合后,方能进推拿治疗。 2.炎症期疼痛明显,主动运动功能障碍,但被动运动功能多数无障碍,手法宜轻柔,以活血止痛、促进炎症吸收为主;粘连期疼痛减轻,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均障碍,应加用被动运动手法,以松解粘连为主;肌肉萎缩期关节功能障碍明显,手法宜深沉有力,以恢复肩关节功能为主。 3.治疗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时,既要注重主动肌的作用,又要考虑拮抗肌的因素。

备注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可做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上举7个方向的运动。 1.盂肱关节 由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依赖盂肱韧带维系固定,关节盂小而肱骨头大,形成关节的灵活性。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可做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上举7个方向的运动。 2.关节囊 主要有肩肱关节囊、肩峰下滑囊、三角肌下滑囊等,有分泌滑液、润滑关节、减少摩擦的作用。当滑液分泌大于吸收时,关节囊张力增加而肿胀、疼痛,日久则粘连、钙化。 3.关节韧带 主要有盂肱韧带、喙肩韧带、喙肱韧带、喙锁韧带等,起到维持关节稳定和运动的作用​。 4.参与肩关节运动的肌肉 前屈:喙肱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前部、胸大肌锁骨部;后伸: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内收:胸大肌、背阔肌、肩胛下肌、喙肱肌、大圆肌、肱二头肌;外展:冈上肌、三角肌;内旋:肩胛下肌、大圆肌、胸大肌、背阔肌;外旋:冈下肌、小圆肌、三角肌后部。关节的运动涉及肌肉的主动与拮抗关系,当关节运动障碍时,应分清是主动肌原因还是拮抗肌原因。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