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不足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1W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肝证、气亏、弱脉、肝胆气虚、肝证、唇淡、耳聋、乏力、烦躁、甲枯、筋急、恐惧、面青、面色少华、面萎黄、情绪不稳、舌淡白、视力模糊、视力障碍、太息、听力下降、头昏、胁拘急、眼花、易怒。

临床表现

临床以两胁闷胀,情绪低沉,懈怠无力,不耐劳作,舌质淡,脉细弦无力等肝气虚证之轻者为特征的证候。

病因

因寒温失调,劳伤过度,伤损肝气,失于条达所致。

疾病预后

肝气不足的中医名称为肝气虚,其是因多种因素造成的肝气损伤。肝气虚可通过口服疏肝理脾、解郁的中成药物进行缓解。 所谓肝气,其实就是肝脏之脏气。中医认为,肝气就是肝脏进行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肝气损伤则病目不明、两胁拘急、筋挛不得太息、爪甲枯、面青善悲怒。常见造成肝气虚的原因有情志内伤、久病体弱、劳逸失调、用药不当等。肝气虚病发后的主要症状有肝区疼痛、耳鸣、全身乏力、烦热盗汗、消瘦、血虚等。 肝气虚调理方式以养肝为主,中医认为疏肝理脾、解郁的中成药物可缓解肝气虚体征。常见药物类型有补中益气丸、附子理中丸、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在肝气虚用药调理期间,也需注意饮食调节,适当进行体育运动,以推动体内气血循环。 需强调的是,肝气虚体征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中晚期的症状较为相似。且中医也认为,许多肝气虚都是建立在脏腑兼病基础上出现的。因此,建议有肝区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检查,明确具体病因后,遵照医嘱科学治疗。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