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湿热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湿热、阴虚、细数脉、弦细脉、湿证、虚热、痹病、癃闭、胃痛、遗精、潮热、赤白带、大便不畅、带下稠、带下臭、带下多、带下黄、盗汗、盗汗失眠、多梦、耳鸣、烦渴、烦热、腹痛、口臭、口干、口干不饮、口渴、里急后重、脉细数、脉弦细、目干、目昏、目涩、尿赤、尿短、尿淋、尿涩、尿痛、尿灼、瘙痒、舌红、身重、失眠、手足心热、睡眠障碍、苔黄腻、头晕、午后发热、五心烦热、下利脓血、小便短赤、心烦、眼前黑影、咽干、腰腿酸软、灼热。
临床表现
临床以五心烦热,小便淋涩灼痛,口苦或腻,渴不欲饮,肢体困重,舌质红,舌苔黄腻,脉细滑数,伴见低热,盗汗,午后颧红等为特征的证候。
病因
因阴液亏虚,湿热内阻所致。
疾病预后
阴虚湿热证,中医病证名。指阴液亏虚,湿热内阻,多因素体阴虚外感热邪,情志郁结,饮食偏嗜所致。常见于癃闭、痹病、遗精、胃脘痛、泌尿系感染等疾病中。
备注
常见病: 1、癃闭临床表现为时欲小便而不得尿,咽干心烦,手足心热,身体困重,潮热,舌质红,脉细数,治宜滋阴利水,方用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合猪苓汤《伤寒论》。 2、痹病症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痛有定处,且感沉重,肌肤麻木不仁,筋脉拘急牵引,活动后加重剧,患处肿胀,灼热,难以屈伸,行动不便,日轻夜重,形体消瘦,口眼干燥,面黄颧红,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腰膝酸软无力,治宜滋补肝肾,方用三妙丸《医学正传》合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3、遗精症见遗精频作,梦则多发,或尿时少量精液外流,小溲热赤浑浊而短,或尿涩,治宜滋阴清热利湿,方用知柏地黄丸《医方考》合程氏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 4、胃脘痛症见胃脘疼痛,嘈杂灼热,颧赤潮热,五心烦热,口干口苦,头重如裹,身重肢倦,少寐健忘,小便色黄,大便秘结,舌红,脉细,治宜滋阴清热,化湿和胃,方用一贯煎《柳州医话》合三仁汤《温病条辨》。 5、泌尿系感染症见病程日久,尿频不畅,解时刺痛,淋沥不尽,头晕耳鸣,口干口苦,午后颧红,五心烦热,肢体困重,腰酸乏力,舌红苔黄腻,脉细滑,治宜滋阴清热,化湿通淋。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