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代脉、伏脉、弦脉、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增多、少宫己土、紫舌黄腻、太阴湿土、抽搐、唇干、腹泻、肌肉痉挛、急暴、痉挛、口干、口渴欲饮、脉沉伏、脉微涩、呕吐、皮肤干燥、舌燥、神志模糊、声嘶、四肢不温、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血压降低。
治法
本病的处理原则是严格隔离,迅速补充水及电解质,纠正酸中毒,辅以抗菌治疗及对症处理。 1.一般治疗与护理 (1)按消化道传染病严密隔离隔离至症状消失6天后,粪便弧菌连续3次阴性为止,方可解除隔离,患者用物及排泄物需严格消毒,病区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以防交叉感染。 (2)休息重型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症状好转。 (3)饮食剧烈泻吐暂停饮食,待呕吐停止腹泻缓解可给流质饮食,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缓慢增加饮食。 (4)水分的补充为霍乱的基础治疗,轻型患者可口服补液,重型患者需静脉补液,待症状好转后改为口服补液。 (5)标本采集患者入院后立即采集呕吐物的粪便标本,送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注意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检。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4小时测生命体征1次,准确纪录出入量,注明大小便次数、量和性状。 2.输液的治疗与护理输液治疗原则 早期、迅速、适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 3.对症治疗与护理 (1)频繁呕吐可给阿托品。 (2)剧烈腹泻可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肌肉痉挛可静脉缓注10%葡萄糖酸钙,热敷、按摩。 (4)周围循环衰竭者在大量补液纠正酸中毒后,血压仍不回升者,可用阿拉明或多巴胺药物。 (5)尿毒症者应严格控制体入量,禁止蛋白质饮食,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必要时用透析疗法。 4.病因治疗与护理四环素有缩短疗程减轻腹泻及缩短粪便排菌时间、减少带菌现象,可静脉滴注,直至病情好转,也可用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吡哌酸等药治疗。 5.注意事项本病常见的并发症有酸中毒、尿毒症、心力衰竭、肺水肿和低钾综合征等。
临床表现
临床以骤然剧烈吐泻米泔水样物,目眶凹陷,小腿转筋,甚或厥脱而毙等为特征,多见于夏秋季的烈性疫病。
检查
1.血液检查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增高,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及大单核细胞计数增多。血清钾、钠、氯化物和碳酸盐降低,血pH下降,尿素氮增加。治疗前由于细胞内钾离子外移,血清钾可在正常范围内,当酸中毒纠正后,钾离子移入细胞内而出现低钾血症。 2.尿检查少数患者尿中可有蛋白,红、白细胞及管型。 3.病原菌检查 (1)常规镜检可见黏液和少许红、白细胞。 (2)涂片染色取粪便或早期培养物涂片作革兰染色镜检,可见革兰阴性稍弯曲的弧菌。 (3)悬滴检查将新鲜粪便作悬滴或暗视野显微镜检,可见运动活泼呈穿梭状的弧菌。 (4)制动试验取急性期患者的水样粪便或碱性胨水增菌培养6小时左右的表层生长物,先作暗视野显微镜检,观察动力。如有穿梭样运动物时,则加入 O1群多价血清一滴,若是 O1群霍乱弧菌,由于抗原抗体作用,则凝集成块,弧菌运动即停止。如加 O1群血清后,不能制止运动,应再用 O139血清重作试验。 (5)增菌培养所有怀疑霍乱患者的粪便,除作显微镜检外,均应作增菌培养。粪便留取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且应尽快送到实验室作培养。增菌培养基一般用pH8.4的碱性蛋白胨水,36℃-37℃培养6-8小时后表面能形成菌膜。此时应进一步作分离培养,并进行动力观察和制动试验。 (6)分离培养常用庆大霉素琼脂平皿或碱性琼脂平板。前者为强选择性培养基,36℃-37℃培养8-10小时霍乱弧菌即可长成小菌落。后者则需培养10-20小时。选择可疑或典型菌落,应用霍乱弧菌" O"抗原的抗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若阳性即可出报告。近年来国外亦有应用霍乱毒素基因的 DNA探针,作菌落杂交,可迅速鉴定出产毒 O1群霍乱弧菌。 (7) PCR检测新近国外应用 PCR技术来快速诊断霍乱。其中通过识别 PCR产物中的霍乱弧菌毒素基因亚单位 Ctx A和毒素协同菌毛基因(Tcp A)来区别霍乱菌株和非霍乱弧菌,然后根据 Tcp A基因的不同 DNA序列来区别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4小时内可获结果。 (8)鉴别试验古典生物型、埃尔托生物型和 O139型霍乱弧菌的鉴别。 4.血清学检查 可作血清凝集试验。在发病第1-3日及第10-15日各取1份血清,若第2份血清的抗体效价比第1份增高4倍或4倍以上,有诊断参考价值。
None
时疫霍乱
病因
因饮食不洁,感染霍乱疫毒,损伤胃肠,升降失司,清浊相干,津气严重耗损所致。
疾病预后
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
备注
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每年,估计有300万-500万霍乱病例,另有10万-12万人死亡。病发高峰期在夏季,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O1和 O139这两种霍乱弧菌的血清型能够引起疾病暴发。大多数的疾病暴发由 O1型霍乱弧菌引起,而1992年首次在孟加拉国确定的 O139型仅限于东南亚一带。非 O1非 O139霍乱弧菌可引起轻度腹泻,但不会造成疾病流行。最近,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发现了新的变异菌株。据观察认为,这些菌株可引起更为严重的霍乱疾病,死亡率更高。霍乱弧菌存在于水中,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患者粪便污染过的水。霍乱弧菌能产生霍乱毒素,造成分泌性腹泻,即使不再进食也会不断腹泻,洗米水状的粪便是霍乱的特征。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