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气分热针灸方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6.8K

小结

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高热、口干、面红目赤、余热未尽、烦渴引饮、脉洪大、脉有力、舌干、舌质红、苔黄、清气分热。

大椎十二井曲池合谷


清热祛邪。主治高热持续不退。面红目赤,口干舌燥,烦渴引饮,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

大椎用三棱针点刺拔罐,或直刺1.2寸,泻法操作;十二井穴点刺放血;曲池直刺1.2寸,合谷直刺0.8寸,二穴针用泻法。

各家论述

督脉为诸阳之会,大椎属督脉穴,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祛邪等作用,三棱针点刺退热作用显著;十二井穴在四肢末端,位于阴阳经交接之处,具有清泻邪热、通络除烦作用;曲池为手阳明经合穴,功善清热,与手阳明经原穴合谷伍用,其清泻阳明经热邪之力较强。

临床应用

1.身热背微恶寒,无汗加风门。风门是足太阳经穴,功善疏风散邪。 2.脘腹胀满、疼痛,便秘加中脘、天枢、支沟、足三里。中脘属任脉,是胃之募穴,可调理中焦、消胀除满;天枢属足阳明胃经,是大肠之募穴,健脾和胃、调理肠腑、通腑行气;支沟为手少阳经经穴,有调理三焦、通腑行滞、理气消胀之功;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胃腑下合穴,可调理胃肠、理气消胀、化积导滞。四穴共奏调理胃肠、行滞通便之效。 3.神昏,谵语加水沟、百会。二穴均为督脉穴,督脉入络于脑,协力为用,其醒脑开窍之功益彰。 4.抽搐加太冲、阳陵泉。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穴,具有疏肝理气、平肝息风之力;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穴,为八会之筋会,可舒筋活络、缓急止抽。二穴共奏疏泄肝胆、息风止痉之效。

备注

大椎、十宣、外关、合谷,针而泻之,或刺络出血。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