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血管炎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类风湿、血管炎、白细胞减少、抗组蛋白抗体阳性、类风湿因子升高、淋巴细胞减少、蛋白尿、坏疽、结节、丘疹、心包炎、胸膜炎、大疱、发热、乏力、腹痛、梗死、关节痛、红斑、肌痛、甲皱、溃疡、胃肠道出血、血管栓塞、血尿、眼底出血、紫癜。
治法
治疗一般用水杨酸盐或抗疟药如羟氯喹。氨苯砜可能有效。重症者可用皮质类固醇、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皮肤血管炎损害,局限性可触及紫癜,躯干非特异红斑,血管梗塞,大疱和溃疡,20%患者发生指(趾)坏疽。甲皱襞发生毛细血管扩张、梗塞性丘疹和结节。组织病理表现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亦可见淋巴细胞性坏死血管炎。侵犯血管不同,病情轻重不一。重者侵及中小动脉,有广泛的系统性损害。全身症状和体征有中度发热,乏力,肌痛,关节痛,腹痛和(或)胃肠道出血,胸膜炎或肺浸润,心包炎,轻度蛋白尿和血尿,视网膜出血以及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受累。
病因
类风湿性血管炎:表现为远端血管炎,皮肤溃疡,周围神经病变,心包炎,内脏动脉炎如心、肺、肠道、脾、胰、肾、淋巴结及睾丸等。周围血管损害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特征,常发生在类风湿因子滴度高及有全身并发症者,如心包炎及 Felty综合征等。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