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灸治腹泻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0K

小结

本艾灸法可用于:腹泻。

主穴:天枢、足三里、上巨虚。 配穴:肛门灼热加内庭,大便恶臭加中院,情志失调加太冲、行间,五更泻加肾俞、命门。

腹泻

(1)取大葱500g,将大葱切成3cm长,用布包好灸关元(位于脐下3寸处),在葱包上面加热熨30分钟,每日1~2次。 (2)取胡椒末lg,大米饭25g(刚蒸熟),将米饭捏成lcm厚的圆饼,再将胡椒末撒于米饭上,待凉至不烫手时,敷灸于神阙穴(脐眼),外覆纱布固定4~6小时后去除,一般3次可愈。 (3)取艾绒6g,用酒拌匀炒热,制成饼状,将药饼趁热敷灸于神阙穴,外用热水袋施熨,每日2次,中病即止。主治寒泻。 (4)取吴茱英60g,研细末,与食盐60g拌匀,敷灸于天枢穴处,上用热水袋敷熨,每次30分钟。主治各种泄泻。 (5)取干姜、小茴香各30g,肉桂15g,上药共研细末,然后与葱白6支共捣烂,再用沙锅炒热,装于布袋内,敷灸于神阙与关元之间处,热度以不伤及皮肤为度。每日2次,1剂药可用1日,用时炒热。主治脾肾虚寒型泄泻,症见大便滑脱不禁,腹痛喜温者。 (6)大蒜适量,捣烂如泥状,敷灸于神阙、涌泉穴,每次1~2小时,每日1次,若局部发痒则立即去除药物。如能配合每日口服蒜瓣2~3枚,则疗效更佳。主治各种类型泄泻。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