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推拿法
小结
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咯痰、咳嗽、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
咳嗽(Cough)是指由外邪袭肺,或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肺失宣肃而出现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既有声又有痰为咳嗽。因临床上很难将两者截然分开,故统称为咳嗽。咳嗽是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病证之一,发病率甚高,据统计慢性咳嗽的发病率为3%~5%,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可达10%~15%,在寒冷地区发病率更高。咳嗽可见于多种疾病,本节讨论的是以咳嗽为主症的病证。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以咳嗽为主症者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施术。
1.治法:宣肃肺气,止咳化痰。 2.手法:按法、揉法、擦法、推法、一指禅推法。 3.取穴与部位:天突、中府、膻中、大杼、风门、肺俞、胸胁部。 4.操作: (1)胸胁部操作 ①患者仰卧,医者站其体侧,以双手拇指或双掌分推胸胁部,自上而下反复操作3~5遍。 ②指揉天突、中府穴,每穴1分钟。 ③一指禅推膻中穴1分钟。 (2)肩背部操作 ①患者俯卧,医者站其体侧,以双手拇指按揉大杼、风门、肺俞穴,每穴1分钟。 ②横擦肺俞穴,以透热为度。
来源
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病变部位主要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其基本病机主要为邪气犯肺,肺气上逆而致。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外感 由于气候突变或调摄失宜,外感六淫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使肺气被束,肺失肃降,正如《河间六书·咳嗽论》曰:“寒、暑、湿、燥、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由于四时之气的不同,因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所以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或挟寒,或挟热,或挟燥,其中尤以风邪挟寒者居多。《景岳全书·咳嗽》曰:“外感之嗽,必因风寒。” 2.内伤 内伤病因包括饮食、情志及肺脏自病。饮食不当,嗜烟好酒,内生火热,熏灼肺胃,灼津生痰;或生冷不节,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致痰浊内生,上干于肺,阻塞气道,致肺气上逆而作咳。情志刺激,肝失调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逆犯肺,致肺失肃降而作咳。肺脏自病者,常由肺系疾病日久,迁延不愈,耗气伤阴,肺不能主气,肃降无权而肺气上逆作咳;或肺气虚不能布津而成痰,肺阴虚而虚火灼津为痰,痰浊阻滞,肺气不降而上逆作咳。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可相互影响为病,病久则邪实转为正虚。外感咳嗽若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更易反复感邪,而致咳嗽频作,转为内伤咳嗽;肺脏有病,卫外不固,易受外邪引发或加重,特别在气候变化时尤为明显。久则从实转虚,肺脏虚弱,阴伤气耗。由此可知,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但两者又可互为因果。
临床应用
1.风寒咳嗽者手法刺激量宜大,以求发汗;风热咳嗽者手法刺激量宜轻,以免发汗太过,伤及阴津。 2.咳嗽既是独立的病症,又是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因此,必须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症状严重者,不可单独应用推拿治疗,应配合其他疗法。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