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性侏儒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8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侏儒症、促甲状腺激素升高、血糖升高、矮小、畸形、四肢畸形。

治法

1.治疗原则 继发性垂体性侏懦症需进行病因治疗,如颅咽管瘤应尽早手术。特发性垂体性侏儒症患者出现垂体生长激素缺乏时,最好用生长激素替代补充治疗。这些病人用生长激素治疗后可以使身体长高。下面介绍几种药物治疗方法。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关键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 1.1生长激素,自1958年开始应用以来,临床证明有效,但来源有限,价格昂贵,尚不能广泛应用。用法是:一般每次用量为1-2mg,肌内注射,每周3次。每月20-45mg。由于人生长激素多在每日夜间分泌,故注射该药一般在临睡前1小时进行最好。开始治疗6-12周疗效最显著,第l年可增高5-10cm。长期应用后生长速度减慢,每年增3-5cm。开始接受这种治疗的年龄越早,效果越好。有条件者应长期治疗,直虽生长基本停止。如加用促进蛋白合成的雄激素类药物,疗效可能增加。生长激素和雄激素对生长有协同作用。 1.2雄激素:人工合成的蛋白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又称l9-去甲基-睾酮丙酸酯,每月总剂量为每kg体重l-1.5mg,分次肌内注射,一般每周l次。开始治疗的年龄,一般认为在10-14岁较宜。因苯丙酸诺龙在促进生长发育的同时,有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所以往往开始用药时疗效较显著,以后疗效就差些。治疗中应避免剂量过大而使骨骺过早融合。在应用时最好观察骨龄,骨龄落后不足3岁时,不宜再用,以兔影响最终身高。用此药一个疗程3-6月,停药3-6月后可以重复治疗。 1.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一般女性可以在16岁以后用药,男性可以在l9岁以后用药。用药年龄不宜过早,因为它能促进骨骺融合,最终阻碍骨骼增长。用法:肌内注射,每周2-3次,3-6月为一疗程。 1.4好转标准 1.41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身高超过130cm。 1.42骨龄增长逐渐接近正常,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 1.43补充激素治疗后,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接近正常。2所有证实有 GH缺乏的身材矮小的儿童都可用由重组 DNA技术生物合成的 GH治疗。剂量常从每天0.03-0.05mg/公斤开始.在治疗期间,第一年的身高增长速度常增加到每年10-12cm,随后虽然增长有所减慢,但仍然超过治疗前的增长速度。治疗持续到一个可接受的身高或生长速度低于每年2.5cm。 2.1GH治疗的副作用较少,但也有假性脑瘤(自发性颅高压),滑动性股骨骺以及暂时轻度外周水肿。对有 GH缺乏特征但 GH分泌正常而且 IGF-I正常的身材矮小的儿童是否也应该用 GH治疗还有争论.许多专家推荐对这些儿童进行6-12个月的实验性生长激素治疗,只有当身高增长速度比治疗前增加一倍或增加超过每年3cm,则继续 GH治疗.其他人持反对意见,因为这种治疗花费昂贵,仍是试验性的,用医学方法处理正常的儿童,并且涉及到"身高歧视"引起道德和社会心理问题。 2.2由于垂体性侏儒患者循环中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水平低,因此在儿童期和青春期都应给予替代。治疗中严密观察和调整激素的补充剂量是很重要的.当青春期发育不能正常开始时,可以用睾丸性类固醇治疗。 2.3由于垂体肿瘤进行放射治疗而造成的身材矮小的儿童用 GH治疗,理论上有引起癌症复发的危险.然而研究显示,新发肿瘤或肿瘤复发率并不比预期的更多.目前认为在成功的抗癌治疗后,至少在一年内用 GH替代治疗是安全的。

临床表现

症状 1原发性垂体性侏儒症多见于男孩,初生时身长体重往往正常,最初,一、二年与正常小儿差别不明显,自1-2岁以后开始生长速度减慢,停滞于幼儿期身材,年龄越大落后越明显,至成年其身长也多不超过130cm,但智力发育正常,患儿外观比较其实际年龄为小,但身体上部量与下部量的比例常与其实际年龄相仿,故各部分发育的比例仍相称。患者头稍大而圆,毛发少而质软,皮肤细而滑腻,面容常比其实际年龄幼稚,胸较窄,手足亦较小。出牙延迟,骨化中心发育迟缓,骨龄幼稚与其同身高年龄小儿相仿,骺部融合较晚。 2多数患儿性腺发育不全,第二性征缺乏,至青春期男性生殖器仍小如幼童者,隐睾症颇常见,声调如童音。女性往往有原发性闭经,乳房,臀部均不发达,身材无女性成年人特征,子宫小,外阴如小女孩。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亦往往偏低,但临床症状常不明显。 3继发性垂体性侏儒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得病后生长发育开始减慢并伴有原发病的症状,患颅内肿瘤者可见颅内压增高和视神经受压迫的症状及体征,如头痛、呕吐,视野缺损或缩小等,甚至由于垂体后叶或下丘脑也受损害而并发尿崩症。 4垂体功能减退的儿童,虽然身材小,身体的上部和下部之间仍保持着正常的比例,但没有青春期发育.当然,单纯的 GH缺乏的儿童青春期发育可以延迟出现。 5GH缺乏的诊断依赖于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如果证实有 GH释放减少,其他垂体激素的分泌也应该检查.所有儿童身高体重的增长数据应记录在生长图上(发育评价).应拍摄左手X线片(按常规)确定骨龄. GH缺乏时骨龄成熟延迟通常与身高相一致.10%-20%患者的蝶鞍小于正常.用CT或MRI检查垂体腺或蝶鞍以排除钙化或肿瘤.1医技检查1.1垂体性侏儒症血清中生长激素的浓度明显降低。正常人休息状态下空腹(早餐前)血清中生长激素浓度为3mug/ml,儿童为5mug/ml,患儿常低于5mug/ml。由于其量甚微,测定不易准确。正常人于沉睡时或于进餐、运动以后血清生长激素较原来增加,故可于入睡60-90分钟后取血或于进餐后2小时再运动10分钟后取血,患者往往不增加或<5mug/ml,有人应用胰岛素或 L-精氨酸静脉滴注以产生低血糖,在正常人可促使血清生长激素有暂时性升高,而患者却无反应。1.2垂体性侏儒症患者往往同时有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其血清胆固醇可增高,血清 T3及 T4往往降低或在边缘水平。尿内17-羟类固醇与17-酮类固醇排量都减低。2诊断依据2.1生长发育障碍。可有家族性遗传。继发性者多有颅内肿瘤(如颅咽管瘤、嫌色细胞瘤)、感染、创伤,或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史。 2.2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人,平均身高多在130cm以下(一般为正常人身高均值-3倍标准差)。生长速率不足4cm/年,智力发育一般正常。 2.3骨龄迟缓,低于实际年龄4年以上,骨骺融合延迟。蝶鞍大小可无特殊,但鞍区病变者可有鞍上钙化、蝶鞍扩大,骨质破坏。 2.4性器官不发育,第二性征缺乏等幼稚症表现,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可能轻度减退,对胰岛素高度敏感。 2.5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低下,且对胰岛素诱发的高血糖及精氨酸、左旋多巴、吡啶斯的明等兴奋试验无反应(低于5ug/升)。青春期后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低下。 2.6排除下列疾病:体质性青春期延迟、原基性矮小症、儿童甲减症、骨骼疾病(软骨发育障碍、成骨不全)、营养代谢病、先天性心脏病、性腺发育障碍(如 Turner综合征)等所致的侏儒症。 2.7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及体检诊断。1-2岁以后生长缓慢,身长低于同年龄正常小儿三个标准差,身体各部分发育比例相称,智力正常。尚应注意检查是否有原发疾病。3容易误诊的疾病3.1非内分泌因素引起的矮小症。 3.11体质性矮小症:不是疾病,有阳性家族史出生时身高体重正常儿童期生长一直迟缓青春发育延迟,青春发育期生长加速一部分人不明显,成人后身高正常或为正常的低限生长迟缓期内,患儿无垂体性侏儒的面部表现,体型正常骨龄正常或稍延迟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也正常3.12基因遗传性侏儒症:与家族、种族有关,无内分泌功能紊乱骨龄正常。 3.13胎儿期发育不良:低体重儿早产儿于出生后一部分病人,一直以低百分位数生长成人后,仍很矮患儿面部可有幼稚脸圆,甚至也有细皱纹体型正常骨龄正常或稍延迟,内分泌功能正常,各种严重的全身或器官慢性病,都可引起儿童及少年生长障碍。比较严重的有营养不良、吸收不良慢性肝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脏病变、慢性肺病在对侏儒症行内分泌检查前,有关这些方面的问题就应注意或检查到。 3.14各种矮小综合征:为先天或遗传性疾病,如 Turner,综合征 Noonan,综合征,(假 Turner综合征) Prader-Willi-Lalhert综合征、Laurence-Moon-Biedle综合征,以及常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各种病症,均可在儿童期乃至成人表现为身材矮小;除矮小外,尚有各自独特的临床表现较容易与垂体性侏儒症相鉴别。 3.15骨与软骨发育不全:患儿多有肢体畸形,容易区别。 3.2其他内分泌因素引起的矮小症。 3.21Laron侏儒:血中 GH增多但肝脏受体或受体后有缺陷,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减少;后者是出生后促进生长的主要生长介素。该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临床表现与垂体性侏儒症一致,诊断要依靠患儿表现的血中 GH升高才能作出判断;测定血中 IGF-Ⅰ缺乏或明显减少再加 GH升高,则可以确诊。 3.22俾格米(Pygmies)侏儒:见于中非中南亚及大西洋一带俾格米族人群中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血清中 GH正常或增高但 IGF-Ⅰ减少 IGF-Ⅱ正常,外源性 GH不能改善生长。 3.23分子结构异常的 GH分泌:罕见,血中有免疫活性的 GH浓度升高但其生物活性降低或缺乏。 3.2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儿童表现为克汀病,智力发育障碍,体型异常但有一部分患儿表现不典型,以生长发育障碍明显其他症状较轻,应引起注意。 3.25糖皮质激素过多症:包括库欣病肾上腺肿瘤分泌过多的皮质醇以及长期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能是大量的糖皮质激素抑制了 GH分泌抑制生长介素对软骨生长的刺激作用,并造成负氮平衡使蛋白质合成障碍及骨质脱钙,这样骨基质形成迟缓钙盐不能沉积生长便被抑制。 3.26糖尿病:幼年期糖尿病控制不好,一部分患儿生长发育障碍,原因可能是这部分患儿的内生糖皮质激素过多加上胰岛素不足,其蛋白质合成等受到严重影响。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可使生长恢复若患儿有糖尿病矮小症与肝脾肿大则称为 Mauric综合征。 3.27尿崩症:未控制好的患儿因摄食减少及内环境和代谢紊乱出现生长障碍。纠正后大多数能恢复生长。4应测定 IGF-I,以前称为生长调节素 C,与 GH缺乏甄别.然而,IGF-I水平从婴儿到青春前期明显增长,这样婴儿和小年龄儿童的 IGF-I的水平在正常情况下偏低,正常和异常之间难以区别.在中到大年龄儿童,正常的 IGF-I水平有助于排除 GH缺乏. IGF-I水平低下不同于 GH缺乏,见于以下情况,如社会心理剥夺,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循环中与3型蛋白结合的 IGF(IGFBP-3)水平也应测定,IGFBP-3是 IGF肽的主要载体. IGFBP-3与 GH和年龄相关而不像 IGF-I与营养有关,有助于 GH缺乏的诊断.4.1对这些有低水平 IGF-1和 IGFBP-3GH缺乏的儿童,通常通过测定 GH对药物的反应而确诊 GH缺乏,如精氨酸,L-多巴,可乐定.药物激发试验是必需的,因为 GH除了在睡眠后释放外,通常基础 GH水平低或难以测出,对证明 GH缺乏没有作用.然而,激发试验是非生理性的,可能有实验错误,同时再现性差,而且数据的解释依赖于根据年龄和性别规定的"正常值"。

病因

垂体性侏儒症(Pituitarydwarfism)是指重体前叶功能障碍或下丘脑病变,使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 GH)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生长发育缓慢,为身材矮小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身高低于第三百分位以下,生长速度在4岁以前小于每年6cm,4-8岁小于每年5cm,青春发育期前小于每年4cm。根据骨龄评价骨骼成熟度,落后实际年龄2岁以上。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