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隐窝炎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白细胞增多、便秘、湿、炎症、肛门坠胀、肛痛、瘙痒。
治法
辩证要点 本病应从虚实来辩证。肛门坠胀或瘙痒不适,或灼热疼痛,大便时疼痛加重,肛门潮湿,小便黄,口干口苦,应考虑为湿热下注的表现,辩证以实证为主。治疗原则 本病应以清热利湿为治疗原则 肛窦内已成脓者,或伴有肛乳头肥大、隐性瘘(内盲瘘者),宜行手术治疗。 证治分类 湿热下注证 主证:治法:清热利湿。 其他疗法 1.切开引流法:适用于单纯性肛隐窝炎已成脓者,或有隐性瘘者。 2.切除法:适用于本病伴有肛乳头肥大者。 3.熏洗法:用苦参汤等煎水熏洗坐浴,每天2次, 4.塞药法:用痔疮栓,每天坐浴后塞入肛内,每天2次。或用红油膏、九华膏等搽入肛门。
临床表现
辩证要点本病应从虚实来辩证。肛门坠胀或瘙痒不适,或灼热疼痛,大便时疼痛加重,肛门潮湿;小便黄,口干口苦,应考虑为湿热下注的表现,辩证以实证为主。证治分类湿热下注证主证:肛门坠胀或瘙痒不适,或灼热疼痛,大便时疼痛加重,肛门潮湿;小便黄,口干口苦,苔黄腻,脉滑数。
检查
诊断依据 1.肛门部坠胀,排便时肛门轻微胀痛,肛门部潮湿瘙痒或有少许粘液流出。 2.肛门指检时有紧缩感,肛窦处有压痛。 病证鉴别 1.肛隐窝炎与肛裂肛隐窝炎肛门部坠胀,排便时肛门轻微胀痛,肛门部潮湿瘙痒或有少许粘液流出。而肛裂以肛门周期性疼痛、便秘、大便带血为主症。其疼痛程度较肛隐窝炎重,疼痛时间亦较长。 2.肛隐窝炎与肛周脓肿肛周脓肿是肛隐窝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主要表现为肛周疼痛,逐渐加重,酿脓时呈鸡啄样痛,伴恶寒发热等症,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亦升高。相关检查诊断本病还可依据进行肛门指检:表现为时有紧缩感,肛窦处有压痛。还可查肛镜:镜下可发现肛窦、肛门瓣和肛乳头红肿,并有少许脓性分泌物从肛窦溢出。
病因
肛隐窝炎,中医病名。是指发生在肛窦、肛门瓣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故又称肛窦炎,肛隐窝炎常并发肛乳头炎和肛乳头肥大。其临床特征是肛门部胀痛不适和肛门部潮湿有分泌物。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西医称为肛隐窝炎或肛窦炎。本病若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有部分患者可并发肛周脓肿证。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