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推拿法
小结
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胸闷、胸痛、背痛彻心、不能卧、喘息、呼吸不畅、心痛彻背、胸痹、肺源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气管炎、心肌梗死、心绞痛。
胸痹(Chest Painful Impediment)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不畅;重者胸部满闷疼痛,甚至胸痛彻背,背痛彻心。以中老年人发病居多。现代医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其他如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气管炎等疾病引起的胸前区疼痛,其证候表现与本病证相符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术。
1.治法:活血通络,宣痹止痛。 2.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擦法、推法、拿法、摇法、搓法、抖法。 3.取穴及部位 肺俞、心俞、厥阴俞、膈俞、背部阿是穴、膻中、内关、郄门、肩井、背部膀胱经、胸部、肩部、上肢部。 4.操作: (1)背部操作 患者俯卧,医者坐其体侧。医者用一指禅推法于背部两侧膀胱经施术约3分钟;然后按揉肺俞、心俞、厥阴俞、膈俞及背部阿是穴,每穴1分钟;最后横擦上述穴位,以透热为度。 (2)胸部操作 患者仰卧,医者站其体侧,用分推法于膻中穴操作5~10遍;然后掌擦胸部,时间约2分钟。 (3)肩与上肢部操作 患者坐位,医者站其体侧,按揉内关、郄门穴,每穴1分钟;然后拿肩井,摇肩关节,搓抖双上肢,时间约6分钟。
来源
胸痹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有关。病位在心,与肝、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心血瘀阻 忧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气郁痰阻,心脉痹阻;或气滞日久,血行不畅,瘀阻心脉,而致胸痹。 2.寒凝心脉 素体阳虚,胸阳不足,阴寒之邪侵袭,寒凝气滞,胸阳不振,血行不畅,而致胸痹。 3.痰浊内阻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或嗜酒成癖,脾胃受损,或忧思伤脾,运化失司,聚湿成痰,上犯心胸,清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遂成本病。或痰郁化火,火热又可炼液为痰,灼血为瘀,痰瘀交阻,痹阻心脉而致胸痹。 4.心气亏虚 劳倦思虑过度,或久病气血亏虚,致使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煦、鼓动,则气血滞涩不畅,而致胸痹。 5.心肾阴虚 年过半百,肾气渐衰,肾阴亏虚,则心阴不足,心胸失养,而致胸痹。
临床应用
1.推拿治疗胸痹,无论是在发作期还是在缓解期,均有一定的疗效。 2.发病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呼吸及精神状态等表现,严重时予以配合西医治疗。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