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木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406

小结

本品为冷门中药本草,可用于:丹毒、毒蛇咬伤、黄疸、痢疾、疟疾、疮疡、发热、咽痛。

功能主治

退热,截疟,解毒。主发热,疟疾,咽痛,黄疸,痢疾,丹毒,毒蛇咬伤,疮疡。

来源

药材基源:为红木科植物红木的根皮、叶、果肉、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xaorellana L.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7cm。幼枝棕褐色,密被红棕色短腺毛,具明显早落的托叶痕。单叶互生;叶柄长2.5-8cm,无毛;叶片卵形,长8-20cm,宽5-13cm,先端渐尖,基部阔截形,有时略呈心形,边缘全缘;基出脉5条。圆锥花序顶生,序梗粗壮,密被红棕色的鳞片和腺毛;花红色,直径4-5cm; 萼片5,倒卵形,长约1cm,外面密被褐黄色鳞片;花瓣5,倒卵形,长1-2cm; 雄蕊多数;子房上位,花柱单一,柱头2浅裂。蒴果卵形或近于形,长2.5-4cm,密被长刺,2瓣裂。种子多数,倒卵形,暗红色。花期秋冬。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气候温暖、潮湿、土壤疏松、富有含腐质的土壤。 资源分布: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化学成分

红木的叶中含没食子酸(Gallicacid),没食子酚(Pyrogallol)和异高山黄芩素(Isoscutellarein)。

药理作用

胭脂木叶中所含的异高山黄芩素对大鼠晶状体醛糖还原酶具强的抑制活性。

毒性

胭脂木叶中所含的导高山黄芩素对大鼠晶状体醛糖还原酷具强的抑制活性。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