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弯曲杆菌感染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感染、便臭、恶心、发热、腹痛、腹泻、肌酸痛、脓血便、呕吐、水样便、头痛、周身不适。
治法
治疗方法 (1)本菌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新霉素敏感,对利福平、青霉素类不敏感。 (2)对症治疗。
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一般为3-5天。 (2)开始症状为头痛、发热、肌肉酸痛等前驱症状,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初为恶臭水样便,随后转为血便或脓液便。发热约占56.3%-60%,一般为低到中度发热,体温38℃左右。个别可高热达40℃,伴有全身不适。 (3)细菌有时可通过肠黏膜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和其他脏器感染,如脑膜炎、关节炎、肾盂肾炎等。孕妇感染本菌可导致流产、早产,而且可使新生儿受染。
检查
用于弯曲菌检测的经典方法常用的为生化鉴定方法,但检测时间长、试剂成本高、尤其空肠弯曲菌的微需氧特性,使其分离培养更为困难,需要额外的维持微需氧条件的设施和试剂,近年来,PCR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取得了长足发展,它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检测快速等优点。本研究通过对空肠弯曲菌及结肠弯曲菌16sr RNA基因相同保守序列的扩增,来实现对样品中空肠弯曲菌及结肠弯曲菌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及灵敏性能够直接从鸡肉样品中直接检测出这两种弯曲菌,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病因
空肠弯曲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可以引起人和动物发生多种疾病,并且是一种食物源性病原菌,被认为是引起全世界人类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原因,对空肠弯曲菌的致病机理的研究越来越多。其致病因素包括粘附、侵袭、产生毒素和分子模拟机制等四个方面,通过分子模拟机制可以引起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格林一巴利综合征。空肠弯曲菌可以通过产生细胞紧张性肠毒素、细胞毒素和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而致病。
预防
(1)与动物或生的动物制品接触后要及时洗手。 (2)贮存动物性食品时要注意卫生,防止生熟交叉污染。 (3)肉类食品要注意烹调方法,烧熟、煮透。牛奶要加热消毒后食用。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备注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jejuni)菌体轻度弯曲似逗点状,长1.5-5μm,宽0.2-0.8μm。菌体一端或两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在暗视野镜下观察似飞蝇。无荚膜,不形成芽胞。微需氧菌,在含2.5%-5% O2或10% CO2的环境中生长最好。最适生长温度37℃-42℃。该菌抵抗力不强,易被干燥、直射日光及弱消毒剂所杀灭,对低温敏感,室温下(20℃-23℃)很快死亡,在30℃以下不繁殖。空肠弯曲菌是多种动物如牛、羊、狗及禽类的正常寄居菌。 本菌有内毒素能侵袭小肠和大肠黏膜引起急性肠炎,亦可引起腹泻的暴发流行或集体食物中毒。空肠弯曲菌对红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敏感。近年发现了不少耐药菌株,及多重耐药性菌株。 禽类是空肠弯曲菌的主要宿主,市场上销售的鸡及其内脏经常被空肠弯曲菌污染,生猪肉、生牛肉和生羊肉也可能被空肠弯曲菌污染。另外,通过动物粪便对水源的污染或人和动物的接触传播,可以使蔬菜、水果、各类熟食品、牛奶等受到空肠弯曲菌的污染,从而引起人的中毒。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