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1.2W

小结

本品已收载入中国药典,常用于:肝火上炎、腺病体质、肿毒、扁平疣、变形杆菌、赤白带、赤痢、疮、痤疮、大肠杆菌、带下病、耳鸣、肺结核、肺炎杆菌、粉刺、肛瘘、肛痈、高血压、高血压病、寒热、化脓、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甲状腺肿、疖、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性肛瘘、疽、口眼歪斜、痢疾杆菌、淋巴结核、淋巴结炎、淋病、流泪、瘰疬、慢性肝炎、目赤、目赤肿痛、目痛、目肿、尿道炎、乳癖、乳腺癌、乳腺增生、乳痈、伤寒杆菌、湿痹、鼠瘘、头疮、头痛、心肌梗死、眩晕、血崩、瘿病、瘿瘤、痈、痄腮、足肿、筋骨痛、乳房胀痛、乳房肿痛、羞明、夜痛、肿痛。

功能主治

[1]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2]清肝,散结。治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 [3]清肝明目,散结解毒。主目赤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

性味

辛、苦,寒。

归经

归肝、胆经。

用法用量

9-15克。

别名

棒槌草、铁色草、大头花、夏枯头。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 Prunella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呈棒状,略扁,长1.5-8cm,直径0.8-1.5cm,淡棕色至棕红色。全穗由数轮至10数轮宿萼与苞片组成,每轮有对生苞片2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状,脉纹明显,外表面有白毛。每一苞片内有花3朵,花冠多已脱落,宿萼二唇形,内有小坚果4枚,卵圆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体轻。气微,味淡。

鉴别

(1)取本品粉末1克,加乙醇15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取滤液1ml,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醋酐1滴使溶解,再加硫酸微量,即显紫色,后变暗绿色。 (2)取[鉴别](1)项下的滤液点于滤纸上,喷洒0.9%三氯化铁溶液与0.6%铁氰化钾溶液的等容混合液,即显蓝色斑点。 (3)取本品粉末1克,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用石油醚(30-60℃)浸泡2次,每次15ml(约2分钟),倾去石油醚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冰醋酸(20:5:8: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贮藏

置干燥处。

临床应用

(1)粗毛夏枯草 Prunellahispida Benth,云南、西藏也作夏枯草入药。 (2)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珠疼痛;头痛、晕眩等症。夏枯草能清泄肝火,为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头痛、头晕的要药,常配菊花、石决明等同用;如肝虚目珠疼痛,至夜尤剧,可与当归、白芍等配合应用。 (3)用于瘰历痰核。瘰历痰核,多由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痰火结郁而成。夏枯草能清肝火、散郁结,为治疗瘰历结核属于痰火者一味常用药物,长期服用有一定效果,临床常配合玄参、贝母、连翘、牡蛎、昆布等同用。夏枯草为清肝火、散郁结的要药,它所主治的大多是肝经的病症。本品配以菊花、决明子,可清肝明目,治目赤肿痛、配以石决明、钩藤,可平降肝阳,治头痛、头晕;配以玄参、贝母、牡蛎等品,可软坚散结,治瘰历结核。近年来临床上又用于肿瘤。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