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阴虚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脾胃证、阴虚、细数脉、白厚腻苔、脾胃阴虚、脾证、胃证、虚证、急惊风、嗳呃、嗳气、便干、唇干、唇红、唇肿、大便不爽、大便干结、多饮、呃逆、恶心、烦渴、烦躁、干呕、口干、口渴、脉有力、面潮红、面红、纳差、尿短、尿黄、任脉高、少眠、舌红、舌津少、舌燥、食少、食欲不振、食欲减退、手足汗、手足心热、苔少、苔无、溏结不调、啼哭、体重下降、胃脘灼痛、午后发热、先干后溏、消瘦、小便短黄、胁下痞块、心烦、咽干、灼痛。
治法
常见病 1、虚劳 临床表现为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甚则干呕,呃逆,面色潮红。治宜养阴和胃。方用益胃汤加减。 2、小儿厌食 临床表现为不思进食,食而不化,大便偏稀夹不消化食物,面色少华,形体偏瘦,肢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无力。治宜健脾益气,佐以助运。方用异功散加味。
临床表现
临床以脘腹痞胀或隐痛,嘈杂,饥不欲食,或干哕、呃逆,舌质红而少津,舌苔花剥,脉缓细或数,伴见口干、咽燥,烦渴、喜饮,大便干结,形体消瘦等为特征的证候。
None
脾胃虚热证
病因
因阴液亏虚,脾胃失润所致。
疾病预后
是指阴液亏虚,脾胃失润,以口燥咽干,饥不欲食,或胃院嘈杂,或腹胀隐痛,或干呕呃逆,体瘦,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虚劳、小儿厌食等疾病中。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