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2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乳房、癌病、癌抗原125升高、癌抗原15-3升高、癌胚抗原升高、太阴湿土、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阳性、丑未湿土、下陷、扁平、结节、酒窝征、溃烂、淋巴结肿、乳房肿块、乳痛、乳头内陷、乳头溢液、水肿、溢乳、肿块。

治法

乳腺癌应采用精准化及综合性的治疗原则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患者的身体状况,联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兼顾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以期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一般治疗健康宣教医生应积极与乳腺癌患者交谈,让患者了解乳腺癌的基本知识,帮助患者建立积极情绪。心理支持通过构建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体系,使患者体会到家庭和社会的关爱,有效地缓解其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生理支持乳腺癌患者可在诊治过程中出现不良生理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疼痛、潮热等。患者应保持平稳的情绪,积极采取药物或物理干预措施。 二、药物治疗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将药物治疗分为化学药物治疗、内分泌治疗(激素治疗)以及靶向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是通过使用细胞毒性药物杀灭癌细胞的全身治疗手段,可分为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指在手术后所做的全身化疗,目的在于杀灭手术无法清除的微小病灶,减少癌灶转移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适用于浸润性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对于腋窝淋巴结阴性而有高危复发因素者,也适合应用术后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指在实施局部治疗方法(如手术或放疗)前所做的全身化疗,以期先通过化疗使肿瘤缩小,再通过手术或放疗等治疗方法治愈肿瘤。适用于肿块较大(>5cm)、腋窝淋巴结转移、有保乳意愿但肿瘤大小与乳房体积比例大难以保乳等患者。治疗乳腺癌的化疗药物一般都是通过改变或抑制癌细胞的生化代谢过程,从而干扰癌细胞的繁殖,以蒽环类和紫杉醇类为主。蒽环类药物:常见药物包括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等,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心脏毒性(多柔比星最严重)、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紫杉类药物:常见药物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赛等,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过敏反应、皮肤反应(红斑)、胃肠道反应等。其他:临床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口服药物卡培他滨等。内分泌治疗通过去除或阻断激素的作用,以阻止癌细胞生长。与化疗相比,内分泌治疗具有疗效确切、毒性小、使用方便、无须住院、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虽起效慢,但缓解期长,特别适合于激素受体(ER/PR)阳性的各期乳腺癌患者。抗雌激素药物常见药物包括三苯氧胺(又名他莫昔芬)、托瑞米芬等,可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减少对侧乳腺癌的发生率。临床上适用于绝经前和绝经后妇女,常见副作用包括潮热、恶心、呕吐、静脉血栓形成、眼部副作用、阴道干燥或分泌物增多。芳香化酶抑制剂常见药物包括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等,可降低雌二醇,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临床上适用于绝经后妇女,治疗效果优于他莫昔芬,常见副作用以骨性病变为主,如骨质疏松、关节疼痛等。其他临床常用内分泌药物还包括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戈舍瑞林和亮丙瑞林,雌激素灭活剂氟维司群等。靶向治疗是通过特异性干扰,进而阻断肿瘤生长的治疗手段。与化疗相比,其对正常细胞的影响较小,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耐受性较好,适用于 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主要药物有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T-DM1、拉帕替尼、吡咯替尼等。根据病情不同,可分别与化疗联合或序贯,用于新辅助、辅助和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有时也可与内分泌药物联合使用。 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仍是乳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全身情况差、主要脏器有严重疾病、老年体弱不能耐受等患者禁忌使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评估乳腺癌分期和患者身体情况。保留乳房手术手术切除范围为肿瘤及肿瘤周围1-2cm的组织。适用于早期乳腺癌,且有保留乳房需求的患者,一般适用于Ⅱ期,肿瘤最大径≤3cm,且术后能够保留适宜的乳房体积和良好的乳房外形的患者。Ⅲ期(炎性乳腺癌除外)经新辅助化疗降期达到保留乳房标准的患者也可以慎重考虑。全乳房切除术手术切除范围为整个乳房,包括腋尾部及胸大肌筋膜。适用于原位癌、微小癌及年迈体弱不宜做根治术的患者。根治术和扩大根治术根治术切除范围包括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腋窝所有淋巴结。扩大根治术除上述范围外,还须切除胸廓内动静脉及周围的淋巴结。因切除范围太大,现已少用。改良根治术相对于根治术,区别在于是否切除胸大肌和(或)胸小肌,因手术保留了胸肌,术后外观效果较好,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 四、放射线治疗简称放疗,是通过辐射线杀灭癌细胞的局部治疗手段,常与外科手术或化疗搭配使用,以减少肿瘤转移及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对晚期乳腺癌患者,有时也可考虑姑息性放疗。 五、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可作为乳腺癌的辅助治疗手段,帮助减轻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和体质状况。中医认为,乳腺癌的病因是内伤情志、痰瘀互结、正气亏虚,其相应的治法是疏肝解郁、化痰散瘀、调补气血、滋补肝肾。目前,中医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是采用中药汤剂,如调神攻坚汤、紫根牡蛎汤、芪苡汤等。

临床表现

临床以发生于乳房的占位性病变,触之坚硬,高低不平,推之不移,患处皮肤呈橘皮样改变,病久肿块破溃,溢出脓血,疼痛日增,明显消瘦等为特征的乳房癌病。

检查

体格检查用于乳腺癌的初筛,判断初诊患者是否存在乳房异常迹象(如乳房肿块、乳房皮肤改变、乳头溢液等),以及淋巴结的情况。后期需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影像学检查乳腺钼靶广泛用于乳腺癌的筛查,其优势在于看钙化灶,尤其是一些细小钙化灶(可能是极早期乳腺癌的表现)。乳腺超声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够对肿块的性质做出判断。年轻、妊娠、哺乳期妇女,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乳腺磁共振成像乳腺磁共振成像(MRI)用于乳腺癌的分期评估,对发现微小病灶、多中心、多病灶及评价病变范围有优势。组织活检用于疑似乳腺癌患者,影像学又不能明确的,可将肿块连同周围乳腺组织一同切除,做组织病理学检查。除了直接切除,还可以在超声引导下对肿块穿刺,取出少量肿块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乳腺癌肿瘤标志物检查常见检查指标包括血清癌抗原15-3(CA15-3)、血清癌胚抗原(CEA)、血清癌抗原125(CA125)等,为确诊乳腺癌提供补充依据,及对术后复发、转移情况进行监控。免疫组化检查 常见检查指标有 Ki-67、HER-2、ER、PR等,用于确诊乳腺癌的分子类型,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ER、PR阳性说明是激素依赖性乳腺癌,而 Ki-67、HER-2阳性代表肿瘤的侵袭性高,容易复发转移。

None

乳岩

病因

因情志内伤,冲任失调,气滞痰瘀互结乳腺所致。

疾病预后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疾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晚期可因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出现多器官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乳腺癌常被称为"粉红杀手",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男性乳腺癌较为少见。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宫颈癌和乳腺癌并称女性两大"隐性杀手"。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