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皮肤病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2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皮肤病、细菌感染、白细胞增多、丹毒、疖、麻风、毛囊炎、脓疱疮、炭疽、猩红热、疮疖、红肿、脓疱、灼痛。

治法

治疗原则 为消炎、杀菌、干燥、收敛,防止炎症扩散。 1.局部治疗局部应用无刺激性并有收敛、消炎和杀菌作用的药物。脓疱较大时抽取疱液,脓疱已破溃结痂者,可用高锰酸钾液或新霉素溶液清洗或湿敷。皮损面积较小者可直接用棉签蘸取聚维酮碘溶液,皮损面积较大者,局部湿敷后可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2.全身治疗全身症状明显者应及时服用抗菌药物治疗。必要时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如伴有发热,可选用退热药物治疗。

临床表现

细菌性皮肤病可发生于全身皮肤,其中以头、面、颈、手等暴露部位多见,表现为发病部位的红、肿、热、痛、脓。临床按以下几种方法分类。 1.按菌种分类可分为球菌性和杆菌性皮肤病。球菌感染性皮肤病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所致,多发生在正常皮肤,常见有脓疱疮、毛囊炎、疖、猩红热、脑膜炎球菌疹、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杆菌引起的皮肤病常发生在原有皮肤病变的基础上,主要有皮肤结核、麻风,其他如伤寒、副伤寒、类丹毒、炭疽、鼠疫等。 2.按病程分类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大多数细菌性皮肤病,尤其是球菌性皮肤病为急性发作,病程短;只有少数为慢性病程,如皮肤结核、麻风等。

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取脓液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根据细菌形态、排列和染色性质可作初步诊断。将脓液标本或静脉血做细菌培养可鉴定菌种。

病因

细菌性皮肤病是指由细菌感染及细菌毒素侵袭导致的皮肤病变。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