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石症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7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尿结石、血钙降低、钝痛、恶心、发热、腹痛、寒战、剧痛、冷汗、面苍白、尿急、尿频、尿痛、尿血、脓尿、呕吐、呻吟、疼痛、畏寒、小便不畅、小便困难、血尿、腰痛、胀痛。

治法

1.急症处理肾绞痛和感染常是急需处理的问题。感染须及时应用抗菌药物控制,严重者应住院进行静脉综合给药。排出结石解除梗阻是治疗肾绞痛的根本方法。采用利尿的方法可能将结石冲出的设想缺乏实验依据,这种做法增加肾内压力,不利于保护肾功能。使用药物应以解痉为主,可应用抗胆碱药物、黄体酮类药物、钙阻断药物等。吲哚美辛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又可直接作用于输尿管壁,近年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效果,但口服后被肝脏分解,不能发挥很大作用,需肛门给药或静脉输入。因尿石症引起的梗阻性无尿患者,需紧急处理。处理原则是解除梗阻,畅通引流,防治并发症。 2.择期处理择期处理结石的原则应视是否存在必须去除的病因和合并症而定,并非所有结石都要积极处理。对无症状的肾盏小结石可暂不碎石,采用食疗、药物等姑息疗法继续观察。

临床表现

结石可发生在尿路的各个部位,因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症状。 1.上尿路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患者,多有患侧腰腹部钝痛或绞痛,伴呕吐,常常突然发作,由于结石损伤尿路黏而出血,因此尿色呈红色,化验可见有血细胞。 2.膀胱结石典型症状为排尿突然中断,疼痛放射至远端尿道及阴茎头部,伴排尿困难和膀胱刺激症状。由于排尿费力,腹压增加,可并发脱肛。常有终末血尿。 3.尿道结石患者常有小便时尿道部疼痛,排尿困难,点滴状排尿,重者可发生急性尿潴留及会阴部剧痛。

检查

1.镜下血尿是诊断本病的重要线索,血尿常伴随绞痛发作或因剧烈活动而加重。对反复发生结石的患者应测定血钙、磷、尿酸、24小时尿量、pH值以及尿钙、磷、尿酸、草酸、胱氨酸及枸橼酸等的排泄量。 2. X线检查 是诊断尿石症的重要依据。90%以上的尿路结石可在X线平片上显影。从X线平片可了解结石的大小、形状、数目、部位,观察结石的性状和致密度有助于对结石成分的估计。X线片上应注意排除静脉石、淋巴结钙化、动脉瘤钙化、肾结核及肿瘤钙化等。 3. B超检查由于B超检查简便、无创伤,且不受对造影剂过敏的限制,最适于筛选和随诊尿石症患者。 B超检查有以下优点: (1)发现可透过X线的结石; (2)了解有无肾积水; (3)了解肾实质厚度; (4)发现某些成石病因,如肾囊性疾病、肾畸形等; (5)提供鉴别诊断资料,如结石与肿瘤、血块,上尿路结石与胆结石等鉴别。充分利用B超X线手段有可能更多地发现一些早期结石。部分病例可配合CT检查,如怀疑肿瘤者。MRI水成像可显示尿路解剖,对于静脉尿路造影不显影者,可帮助显示尿路状况。

病因

尿石症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之一,次于尿路感染和前列腺疾病。尿石可分为上尿路结石(肾、输尿管结石)和下尿路结石(膀胱、尿道结石),在结石部位、病因、年龄、性别、结石成分和预后方面都存在差别,可看作是结石的两种类型。尿石症是人体异常矿化的一种表现,即在正常情况下,不应发生矿化的部位形成或进行程度过高的矿化,它与全身细胞的活动和新陈代谢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把生物矿化与脱矿的概念引入尿石症形成机制的研究上,有助于从分子水平深化对尿石症形成机制的研究及正确地防治尿石症。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