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耳穴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4.2K

小结

本耳穴用于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颈椎病、颈淋巴结炎、颈扭挫伤、落枕、主动脉狭窄、耳鸣、颈痛、颈肿痛、头昏。

功能:活血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落枕,颈部疼痛,颈椎病,颈部淋巴结炎,颈项肌肉拉伤肿痛,颈部扭挫伤,斜颈,头昏,耳鸣,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亢进或减退,颈动脉狭窄等。

位于对耳轮体前部的下1/5处,在颈椎穴前侧耳甲缘,颈椎与胸椎之间,偏耳甲侧,耳舟侧边的耳屏切迹位置上,即对耳轮12区。 按耳针常规针法操作。 针法:直刺0.1-0.2寸或横刺0.5-0.8寸,针感局部痛,留针20-30分钟。 用0.5寸毫针向上横刺,或用两针交叉向上横刺,然后嘱患者活动颈部,并调节针刺角度直到患者自觉颈、肩、背部疼痛消失。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嘱患者不断活动颈、肩、手臂,然后出针。隔日1次,两耳轮换,10次为1疗程。 耳穴压疗法:治落枕。用胶布贴压王不留行子,贴好后每穴每次按压5分钟,每天所贴穴位按压5次。每隔1天换贴1次。双耳轮换贴压,10次1个疗程。 耳穴注射疗法:治颈项肿痛。用鲜姜注射液,每穴注射1毫升。 治落枕。以封闭针抽取骨宁0.5毫升,眩晕者加654-2,0.5毫克,刺入该耳穴中,注药隔日1次。 按摩法:治疗时可取一支按摩棒,用按摩棒推压此穴位,以每分钟90次的频率进行推压,每次治疗时间为2分钟,至此处穴位有发热感为度。

临床应用

诊断颈部疾患的参考穴。该穴为诊断颈部外伤的重要辅助穴位,采用视诊法、电测定法、压痛按压法均有协助诊断的作用。此穴不易呈现阳性反应。颈部疾患如扭伤、甲状腺机能亢进或减退,有时呈现阳性反应。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