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8.8K

小结

本品已收载入中国药典,常用于:疮毒、风湿、肝火、肝火上炎、肝气犯胃吞酸、肝胃不和、寒热错杂、黄连证、火热、脾湿、脾胃湿热、热毒、热毒疮疡、热扰心经、热体、热壅、热证、上焦火热、湿热、湿热中阻、实热、宿食、痰热胸中痞塞、胃热、心火、心火亢盛、血痢、血热、血热妄行、血瘀、阳盛、中焦湿热、百日咳、暴风客热、不寐、肠炎、出血、疮、唇肿、痤疮、丹毒、疔疮、疔毒、耳脓、烦躁、肺结核、粉刺、腹痛、疳积、高热、黄疸、蛔虫病、火眼、噤口痢、口臭、口疮、口舌生疮、痢疾、毛囊炎、目赤、目赤肿痛、目痛、目肿、脓耳、呕逆、呕吐、热病、热泻、伤寒、烧烫伤、摄领疮、神昏、湿疮、失眠、湿疹、聤耳、脘痞、胃痛、细菌性痢疾、下血、消谷善饥、消化不良、消渴、泻痢、泄泻、心烦、心悸、心下痞、胸痞、牙痛、阴肿、痈疽、痈肿、谵妄、痔血、走黄、痞满、吐衄、吐泻、吞酸、牙龈肿痛、咽喉肿痛。

功能主治

[1]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2]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核,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 [3]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阴肿,痔血,湿疹,烫伤。

性味

苦,寒。

归经

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用法用量

2-5克。 外用适量。

原形态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 Coptis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 Coptisdeltoidea C. Y. Chenget Hsiao或云连 Coptis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薄片。外表皮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细小的须根。切面或碎断面鲜黄色或红黄色,具放射状纹理,气微,味极苦。

炮制

黄连片除去杂质,润透后切薄片,晾干,或用时捣碎。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