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不足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气亏、阳亏、沉细脉、迟脉、舌齿痕、舌略胖、尺弱、淡白少津、气虚、阳虚、苍白、心悸、便溏、唇黑、唇青紫、额纹、二便失禁、乏力、倦怠、厥冷、冷汗、冷痛、脉浮无力、脉涩结、脉无力、脉虚弱、梦见淋漓、面苍白、面㿠白、脐上悸、气短、气少、舌淡白、舌嫩、伸欠、神疲、神志模糊、食少、食少便溏、手足厥冷、四肢不温、苔白、头汗、畏寒、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虚浮、怔忡、肢强。
治法
阳气不足导致的寒凝诸症的治疗之本则在于"补充阳气,驱除阴邪",提升五脏六腑的运化功能,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待到阳气充足,六脉平和,自然诸病已愈,身体素质全面恢复。
临床表现
临床以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动辄汗出,面色淡白,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舌苔白,脉沉迟无力等为特征的证候。
病因
因秉质阳虚,或久病伤及阳气,温煦、推动失职所致。
疾病预后
阳气不足是中医病证名。俗谓"生命在于运动",强调了运动对人生健康长寿的重要性。实际上,不管是锻炼还是机体内各种形式的新陈代谢,只要是维持生命不息的,都属于"运动"的形式。阳气不足亦即中医所说的阳气的作用。当阳气不足时,人的健康也将缺乏维持之正常运转的动力,各种疾病就随之而来。所以,在强调养生的今天,对阳气的重视无疑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