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岩风
小结
本品为冷门中药本草,可用于:产后腹痛、疮痈肿毒、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偏头痛、胃痛。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胃脘痛,偏头痛,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性味
微辛;涩;温;无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克。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研末撒。
注意
孕妇禁服。
别名
三皮风、三角风、异叶地锦、小叶红藤、青藤、猴仙丹、薁欲、捆仙藤、小风藤、三爪虎、红葡萄藤、上木蛇、上木三叉虎、三叉虎、上竹龙、上树蜈蚣、单吊根、爬山虎、巴山虎、大叶爬山虎、节叶藤、上树蛇、白花藤仔。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异叶爬山虎的根、茎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thenocissusheterophylla (B1.) Merr.[Ampelopsisheterophylla B1.]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取全株,洗净,摘除叶片,根、茎分别切段或切片,鲜用或晒干。叶可鲜用。
原形态
异叶爬山虎木质藤本。枝无毛;卷须纤细,短而分枝,顶端有吸盘。叶异型,营养枝上的常为单叶,心形,较小,长2-4cm,边缘有稀疏小锯齿,小叶柄长约1cm; 花枝上的叶为具长柄的三出复叶;叶柄长5-11cm,稀达24cm; 中间小叶长卵形至长卵状披针形,长5-9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侧生小叶斜卵形,厚纸质,边缘有不明显的小齿,或近于全缘,下面淡绿或带苍白色,两面均无毛。花两性,聚伞花序常生于短枝顶端叶腋,多分枝,较叶柄短;花萼杯状,全缘;花瓣5,有时为4,淡绿色;雄蕊与花瓣同数且对生;花盘不明显:子房2室,花柱粗短,圆锥状。浆果球形,直径约6mm,成熟时紫黑色,被白粉。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1200m的山坡灌丛或岩石上,亦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凉爽的气候,多攀援他物生长,耐旱,忌积水。宜在疏松而含腐殖丰富的砂质壤土栽培,粘土不宜种植。栽培技术:以扦插繁殖为主。春、夏季扦插,以春季较好。选择健壮的枝条,长12-15cm,剪去叶片,按行株距5cm×5cm,斜插于苗床上,入土深度为插条的1/2,稍压紧后,浇水,保持湿润。插后20-30天可以定植。按行株距100cm×100cm开穴,选阴雨天种植,每穴种植2-3株。此外,还可以用种子繁殖。田间管理:当藤蔓长35-40cm时,搭棚架引藤蔓攀援,每年中耕除草3-4次,每次中耕除草后结合追肥。在生长前期,为促进藤蔓生长,肥料以氮肥为主;之后,每年春秋季各施堆肥或厩肥1次。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