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鞘瘤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7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神经鞘、肿瘤、面瘫、脑积水、耳鸣、肌肉麻木、麻木、呛咳、疼痛、听力下降、吞咽困难、意识障碍、肿块。

治法

1.手术治疗因其包膜完整,手术从包膜上剥离即可,不必切除邻近的正常组织。 2.药物治疗一般性手术的预防性抗感染选用磺胺类药(如复方新诺明)或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药物(如红酶素、青酶素等),手术范围较大、肿瘤部位深在者则一般采用联合用药,如: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药物(如青酶素)+作用于革兰阴性菌的药物(如庆大酶素)+作用于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手术前后感染严重或手术创面较大,修复方式复杂者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临床表现

各种年龄、不同性别均可发生。发生于颅神经较周围神经者更为常见。通常为单发,有时多发。大小不等,大者可达数cm。皮肤损害常发生于四肢,尤其是屈侧较大神经所在的部位。其他如颈、面、头皮、眼及眶部也可发生。此外尚可见于舌、骨及后纵隔。肿瘤为散在柔软肿块,通常无自觉症状,但有时伴有疼痛及压痛。如肿瘤累及神经组织时,则可发生感觉障碍,特别是在相应的部位发生疼痛与麻木。运动障碍很少见到,最多在受累部位表现力量微弱。受累神经干途径上触及圆形或椭圆形的实质性包块,质韧,包块表面光滑,界限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在与神经干垂直的方向可以移动,但纵行活动度小,Tinel征为阳性。有不同程度的受累神经支配区感觉运动异常。源自听神经的神经鞘瘤可引起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或疼痛等症状,病变体积较大,还可引起面瘫、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脑积水等症状。

检查

位于颈部、臂丛、腰丛者,颅内及椎管内者,术前行MRI检查。

病因

本病又名许旺细胞瘤,是由周围神经的 Schwann鞘(即神经鞘)所形成的肿瘤,亦有人称之为神经瘤,为良性肿瘤。发生于前庭神经或蜗神经时亦被称为听神经瘤。患者多为30-40岁的中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常生长于脊神经后根,如肿瘤较大,可有2-3个神经根粘附或被埋入肿瘤中。神经根粗大,亦可多发于几个脊神经根。少数患者可伴发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可见患者皮肤上有咖啡色素斑沉着及多发性小结节状肿瘤。脊髓神经鞘瘤的大小通常为2-3cm。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