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阴耗伤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气虚、伤阴、舌齿痕、细脉、气虚、痉咳、便溏、盗汗、地图舌、恶风、乏力、干咳、咯血、咳声无力、咳嗽、咳嗽气短、咳痰、懒言、脉细弱数、面㿠白、面色发白、纳差、纳呆、纳少、气短、气短懒言、颧红、舌淡白、神疲、声低、声嘶、食少、食少便溏、苔少、苔无、痰白、痰多、痰稀、痰中带血、畏寒、无力、无痰、午后发热、自汗。
临床表现
所表现出来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烦渴欲饮,午后颧红,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体瘦薄,苔少而干,脉虚数一类病证。
病因
是指病至后期,邪气渐退,正气耗损,肺脾亏虚,则气阴耗伤所致。本病证见于肺痨、顿咳等疾病中。
备注
常见病: 1、肺痨临床表现为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嗽清稀色白,量较多,偶或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伴有畏风,怕冷,自汗与盗汗可并见,纳少神疲,便溏,面色晄白,颧红,舌质光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治宜益气养阴。方用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2、顿咳顿咳临床表现为痉咳缓解,仍有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声音嘶哑,伴低热,午后飄红、烦躁,夜寐不宁,盗汗,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或表现为咳声无力,痰白清稀,神倦乏力,气短懒言,纳差食少,自汗或盗汗,大便不实,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养阴润肺,益气健脾。方用沙参麦冬汤,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