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消渴、尿频、尿浊、尺微、精亏、多饮、尿多、尿量异常。
临床表现
临床以口渴引饮,饮一溲二,溲似淋浊,或如膏油,或甜,面黑,耳焦,形体消瘦等为特征的消渴病。
None
肾消、痟肾、消肾
病因
因心火偏盛,肾阴受灼,或蒸化失司,津液精微不约而下泄,肾水亏竭所致。
疾病预后
病证名。 (1)内科消渴病之一。 《圣济总录》称消肾,《医学纲目》称肾消。症见面黑耳焦,饮一溲二,溲似淋浊,如膏如油等。多由肾水亏竭,蒸化失常所致。治宜补肾固涩为主。方用六味地黄丸、滋膵汤、左归饮、大补元煎等;阴虚及阳,火衰不能化气,气虚不能化液者,方用桂附八味丸、右归饮、秘元煎、固阴煎等。参见消渴、三消条。 (2)儿科三消之一。见《丹溪心法》。即消浊。详该条。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