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疮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0W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火证、口舌生疮、火证、口疮、口角疮、舌疮、化脓、咀嚼困难、溃烂、吞咽困难。

治法

小面积轻度烧伤,可单用外治法,大面积重度烧伤,必须内外兼治,中西医结合治疗。内治原则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为主。外治在于正确处理烧伤创面,保持创面清洁,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愈合。深Ⅱ度创面要争取和促进痂下愈合,减少瘢痕形成,Ⅲ度创面早期保持焦痂完整干燥,争取早期切痂植皮,缩短疗程。

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特点是创面局部以红斑、肿胀、疼痛、水疱、渗出、焦痂为主要表现,严重者伴有全身症状,若不及时救治或治疗不当,可危及生命。本病西医也称为烧伤。

检查

重度烧伤早期,体液丢失,血液浓缩时,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明显增高,尿比重增高;代谢性酸中毒时,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非蛋白氮升高,有条件时可查血气分析,以及血清 Na+、K+、CL-的测定,以确定有否酸中毒;脓毒败血症时,白细胞总数常在10×10/升-25×10/升之间,中性粒细胞达85%以上,并可见中性核左移及中毒颗粒。血培养阳性时有助于诊断;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有助于确定致病菌种类,可针对性地选择抗毒素。

病因

强热侵害人体,导致皮肉腐烂而成。强热主要有火焰、热水、蒸气、电流、激光、放射线、化学物质和战时火器等。轻者仅皮肉损伤;重者除皮肉损伤外,因火毒炽盛,伤津耗液,损伤阳气,致气阴两伤。或因火毒侵入营血,内攻脏腑,导致脏腑失和,阴阳平衡失调,重者可致死亡。西医认为高温可直接造成局部组织细胞损害,使之发生变质、坏死,甚至炭化。大面积严重烧伤可引起全身性变化,早期可因大量体液丢失和剧烈疼痛引起休克。在体液回吸收期和焦痂脱落期细菌感染可引起脓毒败血症。创面修复愈合可形成大量瘢痕或形成顽固性溃疡。

预防

1.加强安全教育,正确使用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2.在家庭或幼儿园,开水、热粥、热汤要放好,勿被小儿弄翻。 3.大面积烧伤患者住院后实施无菌隔离1-2周,病室要定时通风,保持干燥,限制人员进出,接触患者的敷料、被单、物品等注意灭菌。 4.精心护理,勤翻身,防止创面长期受压,保持痂皮干燥和完整。 5.鼓励患者进食,可以绿豆汤、西瓜汁、水果露等代茶频服;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蛋、肉类。禁忌辛辣、肥腻、鱼腥之品。

备注

在古代,一般以火烧伤和汤烫伤者居多,故又称为水火烫伤、汤泼火伤、火烧伤、汤火疮、火疮。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